由于中國海上風電起步較晚,技術發(fā)展和人才儲備都很不夠。例如要設計一個海上風電機組的塔架,需要考慮很多陸地上可以不考慮的問題。在北方,要考慮海冰對塔架的破壞;在南方要考慮臺風;同時南方和北方都要考慮海水的腐蝕性。和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項目要面對更多的技術、人才難題和巨大的資金投入[1]。現(xiàn)有海上風電機組基本上是由陸上風電機組改裝而來。主要采用MW級以上大型機組。如丹麥Vestas公司的2MW機組;丹麥Bonus公司的5.0MW機組;美國GE公司的3.6MW機組;德國Repower公司的5.0MW機組等。幾乎所有的新技術都在海上風電機組中得到體現(xiàn),如變速運行、變漿調(diào)節(jié)、無齒輪箱。海上風電機組的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歐美國家,國家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曾指出,中國裝備制造業(yè)與歐美日等發(fā)達國家相比差距十分明顯,研發(fā)力量薄弱。目前,中國還沒有掌握獨立自主的風力發(fā)電設備設計和制造技術,風機生產(chǎn)主要依賴生產(chǎn)許可證等技術轉讓或依賴進口。如果這種受制于人的局面不改變,依賴科技進步降低可再生能源高成本就難以實現(xiàn)。
可以說,我國海上風電技術的發(fā)展已經(jīng)刻不容緩。2008年12月9日啟動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間組織實施“大功率風電機組研制與示范”項目,研制2兆瓦至3兆瓦風電機組,組建近海試驗風電場,形成海上風電技術。
2008年2月保定天威保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3MW海上風電設備研發(fā)項目正式啟動。此項目的總體目標是:2009年完成2臺3MW海上風電機組控制器和變流器、6片3MW海上風電整機葉片制造,2010年完成整機樣機2臺;掌握變速恒頻風電機組控制器和變流器的設計制造技術,滿足3MW海上變速恒頻風電機組整機配套的要求等。
類似的有關海上風電設備研發(fā)項目的自主知識產(chǎn)權項目報道寥寥無幾,可以說我國海上風電核心技術的實際開展仍然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未成氣候。
四、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