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新能源政策:或許是管多了
2015-09-06
來源:財經國家新聞網
瀏覽數:449
2015年7月,國家發改委發布《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將新能源應用示范進一步拓展。
2015年7月,國家發改委發布《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將新能源應用示范進一步拓展。
從現有新能源政策導向和指導思想來看,近10年來,國家相關政府部門雖然出臺了大量相關政策,但中國發展新能源的著眼點還基本停留在“就能源談能源”的層面上,僅從擴大新能源使用范圍和規模、快速推廣新能源角度來認識和實踐,缺乏從社會需求側角度出發,更深入地將經濟社會、城鎮化的發展與新能源政策相結合。
如果政策導向不能盡快跳出這種固有模式,未來或會影響中國經濟整體發展大局。
打破固有模式
中國新能源戰略應立足長遠,從產業、就業、居住、生活社會的各個方面如何適應能源供給方式的轉變上進行謀劃布局。
從20052011年,中國光伏消費量從0.1吉瓦時擴張3吉瓦時,風電消費量從1.9吉瓦時增加到70.3吉瓦時。但卻難以掩蓋在生產主導下新能源產業發展不合理的現實:以行政為核心和主力的新能源擴張迅猛,過于關注產能、供給側,國內新能源產品市場化的有效需求嚴重不足,遠遠滯后于國內新能源產品產能和產量擴張速度,形成上粗、下細的產業鏈格局。
本應解決中國能源供給、能源轉型的新能源產品卻扭曲了其根本使命——以高成本為代價產出的新能源產品被迫低價出口,去解決別國的能源和環境問題。
更嚴重的是,新能源產品低價出口,也因伴國際金融危機、美國頁巖氣成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以及越南等一些新興制造國家的競爭而受阻。2012年10月,美國將對中國產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征收18.32%249.96%的反傾銷稅,以及 14.78%15.97%的反補貼稅。歐盟在2013年6月8月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該稅率還將升至47.6%。
在國內外雙重壓力下,中國新能源政策開始出現調整。國內終端需求問題逐漸得到重視,政府部門開始大規模規劃啟動光伏應用市場,同時建立一些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產業園區。2014年6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提出包括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和體制革命的四個能源革命。這次會議的一個重要突破性認識是,將能源消費放置在能源供給的前面。
但新能源的規劃依然是線性思維,按照《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設定的目標,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達到15%,可再生能源比例則更低,這一規劃并未考慮中國城鎮化、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能源需求變化對整體能源結構的影響。
如果新能源占據能源結構的主導地位,它就一定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為其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模式開路,使得經濟社會形態體現和滿足新能源的運行特點。與傳統化石能源相比,除了可再生、環境友好等資源特性外,新能源有兩個特點會對人類經濟社會運行模式產生重大影響:
一是新能源的能源密度較低。新能源是即時獲取的能源,其能源密度不可能與億萬年累積的化石能源相比,即使技術進步使得新能源的轉化和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了,其能源密度也不可能與傳統化石能源相比肩;
二是新能源的資源區域分布平均程度得到改善,這意味著人類社會的居住分散、就業當地化、能源基礎設施自給自足等,后工業化經濟社會運行模式會更快到來。如果未來經濟發展,城鎮化進程不斷深入,分布式能源的模式或將成為整個經濟社會的主導模式。此時新能源將不再依據線性路徑發展,或產生出一條爆發式的發展路徑。
這將導致以幾個大工程推動新能源發展的類似張家口示范區政策,或將在能源需求端變革下喪失原有價值。
- 閱讀上文 >> 風電后市場專題研討會明天(7日)報到 您是否已啟程來參會?
- 閱讀下文 >> 國家技術東部中心:三項先進風電技術助力科技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