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總投資約14.5億元的黑龍江鐵力300MW風電項目正式進入地形圖測繪階段,標志著這一重點工程邁出實質性步伐,為東北地區綠色能源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科技賦能詳勘
夯實工程基礎
項目詳勘測繪采用“無人機航測+三維地質建模+高精度物探”技術方式,對項目區域內約28平方公里范圍開展精細化地質調查,重點涵蓋地形地貌特征、風機平臺測繪、道路測繪、控制點測量、特殊地物標注、測繪精度與比例尺,為后續項目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勘測團隊克服東北高寒地區凍土期施工難題,以“日測量、周調度”機制保障進度,預計20天內完成全部外業工作。

立足資源優勢
擘畫綠色能源藍圖
鐵力市地處松嫩平原腹地,風能資源較好,具備規模化開發風電項目的天然條件。鐵力300MW風電項目由國能黑龍江新能源有限公司主導建設,擬規劃安裝48臺單機容量6.25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配套新建一座220kV升壓站及輸電線路。項目全面投產后,預計年發電量達7.18億千瓦時,可滿足約45萬戶家庭全年用電需求,相當于每年節約標煤1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6萬噸,二氧化硫3900噸,氮氧化物6000噸,生態效益顯著。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貫穿全周期
項目秉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理念,在選址階段即避讓生態保護紅線及候鳥遷徙通道,并通過優化風機布局減少對自然景觀的影響。建設方同步啟動植被恢復計劃,承諾施工結束后對臨時用地實施100%復墾,打造“風電+生態修復”示范樣本。項目建設期預計帶動本地就業超100人,投產后每年貢獻稅收逾1350萬元。

作為黑龍江省“十五五”能源規劃重點項目,鐵力風電的落地將進一步優化區域能源結構,提升電網清潔能源消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