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計3GW 的7 個近海風電項目,已邀請參與者申請海域同意書(MACs),首個項目預計在2022 年下半年公布。
十、西班牙
目前,西班牙只有10MW 海上風電裝機容量。但在2021 年12 月,西班牙部長理事會批準了《海上風電和海洋能源發展路線圖》,到2030年該國海上風電將達到3GW。目前有超過5GW 的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正處在不同的開發階段,預計到2030 年該國將成為五大漂浮式海上風電市場之一。
亞洲
盡管亞洲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已經投運了近20 年,但區域的整體發展卻很平穩。
直到2018 年, 中國超過英國成為全球新增裝機容量最多的國家。
2020 年,亞洲首次取代歐洲成為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最大的區域。盡管2021年該區域新增裝機容量是歐洲的5 倍,但仍在累計裝機容量屈居全球第二,市場份額比歐洲少0.9%。
對市場的最新展望顯示,中國將繼續在該區域發揮主導作用,在表現出色的2021 年后, 2022-2026 年的市場份額或將逐步下降到68%。全球風能理事會認為,在2027-2032 年,亞洲市場將更多樣化,因為更多的規模化海上風電項目將并網。從2027 年開始,這些項目將在日本、韓國和越南持續推進,印度和菲律賓等新興市場也可能開發首批項目。因此,中國在亞洲的市場份額,將從80% 下降到2026 年的63%。
總體而言,預計2022-2031 年亞洲地區全部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中的63% 將在2027-2031 年建成。
未來,亞洲海上風電會獲得穩定發展,但在2030 年以前,年度新增裝機容量不太可能超過2021年的水平。
截至目前,中國是除歐洲以外最成熟的海上風電市場。在2019 年下半年開始的裝機熱潮推動下,中國海上風電供應鏈和基礎設施已經在東部和東南沿海地區迅速建立。根據韓國和日本宣布歐洲企業投資與合作計劃,這兩個市場有可能復制其成功之處。為了釋放海上風電潛力,并進一步降低成本,在供應鏈發展方面的區域合作很關鍵。

全球風能理事會預測,從2022年起亞洲將取代歐洲成為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并將一直保持到2030年年底。從2029 年起,歐洲將出現強勁的增長,有可能在2031年后,重新奪回這一頭銜。
一、中國
2021 年,中國海上風電新增并網裝機容量近17GW,累計裝機容量超過英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在實現驚人增長后,預計2022 年中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從2022年開始,中央政府停止提供電價補貼。在2024 年與2025 年,中國海上風電全面實現平價以前,發展增速將在一定程度上由廣東、浙江和山東等有省級財政補貼的地區推動。全球風能理事會預測,2025-2031 年中國海上風電年均裝機容量將超過10GW,有助于進一步鞏固其全球領導者的地位。
二、韓國
作為亞洲第四大海上風電市場,韓國的目標是到2030 年實現12GW海上風電項目并網。繼綠色新政后,韓國在2020 年宣布、并于2021 年通過了凈零承諾,使海上風電,特別是漂浮式海上風電引起了本國與國際可再生能源企業的濃厚興趣。然而,與2021 年9 月發布的展望預期相比,全球風能理事會已將對韓國2030 年海上風電發展的預期下調了近三分之一(從8.7GW降至6GW)。主要原因是最近當選的韓國總統尹錫悅,正在考慮對之前制定的國家能源政策目標進行調整。同時,在市場快速增長之前,還需解決項目許可和電網輸送等方面的挑戰。
三、日本
與韓國類似,過去兩年日本的海上風電發展狀態同樣引人關注。首先,在全球風能理事會同日本風能協會(JWPA)進行的一項重大成本縮減研究,以及一系列的行業―政府間對話工作后,日本政府還批準了“海上風電產業愿景”,目標是到2030 年實現10GW,到2040 年實現30~45GW 的海上風電裝機。其次,在政府設定第一批海上風電開發區域后,2020 年啟動了該國歷史首次海上風電開發權拍賣工作。盡管日本海上風電在過去的12 個月中取得一系列進展,且吸引力不斷增強,但也出現了一些波折。如第三次海上風電拍賣的延遲,以及第一次固定底價拍賣結果所引發的擔憂等。因此,全球風能理事會將2030 年日本海上風電的展望結果,相比2021年下調了約25%。
四、越南
盡管新冠肺炎疫情給當地產業帶來了一定影響,但越南在2021 年創下了近1GW 的潮間帶項目投產紀錄,使其成為亞洲地區第二大市場。全球風能理事會預計,越南的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將在2022 年有所下降,并很可能在明確的海上風電監管框架(尤其是采購機制)出臺之前將保持在較低水平。然而,考慮到《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 次締約方大會上作出的凈零承諾,以及最近《第八個電力規劃草案》(PDP8)中到2030年7~8GW 的海上風電發展目標,越南即將迎來可再生能源加速增長時期,并在2022-2031 年的末期成為東南亞海上風電市場的領導者。
北美洲
截至2021 年年底,北美洲只有兩個小規模的海上風電項目投運,包括位于羅德島的30MW布洛克島項目和弗吉尼亞州12MW 的Dominion 示范項目,使其成為目前在歐洲和亞洲以外,唯一實現海上風電項目運營的區域。
根據最新的海上風電項目開發進度,北美區域的下一個規模化海上風電項目,不太可能在2023 年前并網。

據預測,2022-2031 年該區域將建設31.9GW 的海上風電項目,其中的99% 裝機來自美國,只有400MW 來自加拿大。
美國截至目前,美國只有42MW 的海上風電項目投運,但在過去的12 個月里,該市場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2021 年5 月,800MW 的Vineyard Wind 1 項目從美國海洋能源管理局(BOEM)獲得批準后,同年11 月在馬薩諸塞州開始施工。同月,132MW的SouthFork 風電項目也獲得了美國海洋能源管理局批準,使其成為第二個準備進入施工階段的美國海上風電項目。
為了支持拜登政府到2030 年達到30GW 的海上風電開發規模目標,美國海洋能源管理局已經在大西洋發布了25 個商業和10 個競爭性海上風電租約,范圍從馬薩諸塞州到北卡羅來納州,總容量為6.9GW。
在東海岸兩輪租賃權工作完成后,美國海洋能源管理局準備在2022 年第四季度,展開西海岸首次海上風電租賃權的選定工作。
路易斯安那州在2022 年第一季度宣布了5GW 的海上風電發展目標,隨后加利福尼亞州和俄勒岡州各宣布了3GW 的漂浮式海上風電發展計劃,使州一級的海上風電發展總目標達到近50GW。
全球風能理事會預測,到2030年年底美國可建設27.5GW 的海上風電項目,與一年前對該市場的預測水平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