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類:引進國外的設計圖紙和技術,或者是與國外設計技術公司聯合設計, 在國內進行制造和生產。象金風科技引進的1.2MW. 1.5MW直驅風電機組,現在已在國內大批量生產和供貨。還有浙江華儀、廣東明陽、國電聯合動力的1.5MW雙饋風電機組,重慶海裝、上海電氣的2MW雙饋風電機組等都是采取這種方式引進的,現在這些公司的產品有的已經批量生產,有的樣機已經下線。
第二類:購買國外成熟的風電技術,在國內進行許可生產。象金風科技和浙江運達的754kW定槳距風電機組,華銳風電、東方汽輪機的1.5MW的雙饋風電機組,都在國內成功大批量生產并實現產業化,這些機組是國內的主力機型。還有重慶海裝的850kW,保定惠德、武漢國測、吳忠儀表的1MW,上海電氣的1.25MW,北重的2MW等都是采取這種方式引進的,現在這些公司的產品已經批量生產。
第三類:與國外公司合資,引進國外的成熟技術在國內進行生產。象航天安迅能、恩德風電的1500kW雙饋風電機組,在國內已成功生產并實現產業化。還有湘電風能、瑞能北方的2000kW等公司都是采取這種方式引進的,現在這些公司的產品有的已經批量生產,有的樣機已投入試運行。
第四類:國外的風電機組制造公司在國內建立獨資企業,將其成熟的設計制造技術,在國內進行生產。象歌美颯風電的850kW、蘇司蘭的1250kW、通用電氣的1500kW、維斯塔斯的2000kW機組都是采取這種方式進行生產的,目前已經投入大批量生產。
第五類:采用國內大學和科技公司自行開發的設計制造技術,在國內進行生產的風電機組。例如:沈陽華創、江蘇新譽、浙江運達、三一重工開發的1.5MW機組,上海萬德的1.5MW機組都是采取這種方式進行生產的。目前,沈陽華創、江蘇新譽、浙江運達開發的1.5MW雙饋風電機組都已經投入批量生產,并在風電場進行運行。
(2)風力發電機組整機制造企業機況
到2009年10月底已有82家企業進入并網風力發電機組整機制造行業。其中國有、國有控股公司39家,民營制造企業24家,合資企業9家,外商獨資企業10家。根據企業的產品產業化落實程度,大致可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第一類:產業化落實程度很好,已具備大批量生產能力的風電機組制造企業有3家,它們是:華銳風電科技有限公司(08年安裝了140萬千瓦,09年安裝了349萬千瓦)、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8年安裝了113萬千瓦,09年安裝了227萬千瓦),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08年產能105萬千瓦,09年安裝了203萬千瓦)。這三家企業已經具備了每年千臺以上MW級風電機組的供貨能力。
第二類:產業化落實程度好,已具備批量生產能力的風電機組制造企業有10家,它們是: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08年安裝了0.45萬千瓦,09年安裝了76.8萬千瓦),廣東明陽風電技術有限公司(08年安裝了17.4萬千瓦,,09年安裝了74.85萬千瓦)、湖南湘電風能有限公司(08年安裝了12萬千瓦,09年安裝了45.4萬千瓦)、上海電氣風電設備有限公司(08年安裝了17.8萬千瓦,09年安裝了27.425萬千瓦)、浙江運達風力發電工程有限公司(08年安裝了23萬千瓦,09年安裝了26.075萬千瓦)、沈陽華創風能有限公司(09年安裝了16.35萬千瓦),北重
汽輪電機(08年安裝了6萬千瓦,09年安裝了13.8一萬千瓦)、江陰遠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08年安裝了1.35萬千瓦,09年安裝了13.65萬千瓦)、株洲南車時代風電公司(09年安裝了12.705萬千瓦)、浙江華儀風電有限公司(09年安裝了11.946萬千瓦)。這十家企業已經具備了每年百臺以上mw級風電機組的供貨能力。
第三類:產業化落實程度一般較好,已具備小批量生產能力的風電機組制造企業有9家,它們是:重慶海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江蘇新譽風力發電設備有限公司、南通航天萬源安訊能風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瑞能北方風電設備有限公司、漢維、銀星、保定惠德風電工程有限公司、山東長星風電設備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風電科技有限公司等。
第四類:正在進行樣機試驗或整機設計、試制工作,產業化工作有待進一步落實的風電機組制造企業,包括上海萬德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麥德風電公司、濰坊瑞奇能風電公司、廣東風盈風電公司等59家。
第五類:已有成熟的設計制造技術,已能在國內大批量制造風力機總機或部件的國外獨資企業,包括:維斯塔斯風力發電設備(中國)有限公司(08年產能59.97萬千瓦,09年安裝了60.875萬千瓦)、歌美颯風電(天津)有限公司(08年產能50.83萬千瓦,09年上半年安裝了27.625萬千瓦)、通用電氣能源(沈陽)有限公司(08年產能14.55萬千瓦,09年安裝了32.25萬千瓦)、Nordex(天津)(08年產能14.4萬千瓦,09年安裝了11.10萬千瓦)、蘇司蘭能源(天津)有限公司(08年產能12.85萬千瓦,09年安裝了29.30萬千瓦)、瑞能(19.8萬千瓦)等G家。
(3)風電機組配套部件制造企業概況。
隨著國內風電市場需求的擴大,風力機關鍵部件配套生產企業有了較快的發展,風電設備制造和配套部件專業化產業鏈正逐步形成。其中:
葉片制造企業在國內已有80多家,其中已經批量生產的企業有:中航(保定)惠騰風電設備有限公司(09年市場份額22.5%)、連云港中復連眾復合材料集團(09年市場份額15.8%)、中材科技(09年市場份額7.9%)、天津LM公司、中能風電設備有限公司、上海玻璃鋼研究院、北京玻璃鋼研究院等企業。此外,明陽電氣、東方汽輪機、國電聯合動力、Vestas . Gamesa等風電機組整機制造商自建葉片生產廠,滿足本企業需求。目前,國產風電機組葉片已經能夠滿足國內風電產業發展的需要。
發電機制造企業有:永濟電機廠有限公司、株洲南車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東方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蘭州電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電機廠有限公司、湘潭電機有限公司廠、大連天元電機公司等。此外,北重、新譽、航天萬源、三一電氣、VestasGamesa. Suzlon等風電機組整機制造商自建發電機生產廠,滿足本企業需求。目前,國產風電機組發電機基本能夠滿足國內風電產業發展的需要。
齒輪箱制造企業有:南京高精齒輪股份有限公司(09年市場份額占40.40/o),大連重工通用減速機廠(09年市場份額占18.7%)、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09年市場份額占17.5%)、 Winergy(天津)、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德陽)、杭州前進風電齒輪箱有限公司等,本地化落實情況好,已能批量生產兆瓦級齒輪箱,目前基本能滿足國內風電產業發展的需要。但由于某些大型齒輪箱軸承質量要求高,目前國內暫時無法提供合格的產品,這類齒輪箱產能受國外軸承供應的影響較大。另外齒輪箱制造工藝、質量和產能的提高,需要一些高精設備來保證,這些設備訂購周期將對產能有一定影響。
風電機組軸承的制造企業有:洛陽軸承集團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天馬軸承廠和徐州羅特艾德回轉支承有限公司等。這些公司已在小批量生產1.5和2MW風電機組主軸軸承,產品正處于小批試應用階段。目前,中國大部分風電機組制造公司還在采購國外SKF和FAG公司的產品。在偏航、變槳軸承供應商中,除了上述廠家以外,增加了大連冶金軸承、洛陽心能軸承、洛陽匯工、浙江人本、洛陽心強聯軸承、上海聯合滾動軸承和連云港雷德曼等廠家。目前,我國風電機組軸承短缺的情況已經得到緩解,但是,對于2MW以上的風電機組來說,軸承仍是制約機組產能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