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貧困縣的“經濟引擎”
“昔日長城博物館,今朝風能大世界”。中共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黎到張北調研時,曾如此給張北定位。近年,該縣極培育壯大新型能源產業,已經形成了集風電開發、太陽能利用、設備制造、運營維護、運輸安裝、科研示范、科普教育、人才培訓、風電旅游觀光為一體的完善的新能源產業鏈條。
張北風電觀景塔是當地展示風電產業的景觀平臺。在這個3層樓的塔上,詳細地描繪了世界風電、中國風電、河北風電以及張北風電發展的全過程。游客還可以直達樓頂,遠眺蒼茫大地,感受風電的威力與魅力。
王學斌說,新能源產業已經成為張北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現在建設風機所需要的塔筒、機艙和葉片等,都可以在張北找到,不出張北縣就可以組裝成一個完整的風機。而這些企業的產品,都銷往了張家口和內蒙古等地區。
“只有這樣,才能將風電產業產生的效益留在張北。企業、游客來了,吃喝住行都要在張北,張北的經濟也就得到了發展。”王學斌說。
農閑時光,張北縣單晶河鄉小水泉村的村民張占寶會到一個風電企業打工,“每年可以掙8000多塊錢。”說起收入,張占寶笑得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