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河北省風電葉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該公司針對葉片氣動設計、結構設計、模芯設計與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葉片生產工藝、葉片檢測等葉片研發全過程展開工作,目標是建立自主知識產權的葉片研發體系和具有一流風電葉片研發能力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2007年11月,該中心投產了中國第一片1.5/2.0兆瓦風電葉片。
2009年10月,運用該中心大尺寸預彎式風電葉片的設計技術研制的1.5兆瓦38米葉片實現批量化生產,在內蒙白云鄂博風場實現掛機運行。該型號產品是國內第一個通過鑒衡認證中心認證的1.5兆瓦級風輪葉片,各項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為建立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葉片設計體系奠定了基礎。
打造適合我國風資源狀況的葉片
據趙曉路介紹,在“適合我國風資源狀況的系列化風輪葉片研究開發”中,主要從氣動和結構兩方面采取了措施,目標是實現以降低載荷、控制重量,同時考慮年發電量為目標的風輪葉片的氣動、結構設計優化。
據悉,該項目在國內率先建立了集基礎理論、氣動結構設計、載荷分析、材料、工藝、檢測研究為一體的先進的葉片研發平臺,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化葉片研發體系,并已完成1.5兆瓦38米/40.3米/42.8米系列風輪葉片設計、制造、檢測,實現了批量生產。同時,該設計技術已應用于2.5兆瓦及3兆瓦系列葉片。
今年早些時候,中國科學院“適合中國風資源狀況的系列化風輪葉片研究開發”成果鑒定會舉行。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成果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風電葉片研發體系,首次實現了我國自主研發的葉片設計和工藝技術的對外輸出,研究成果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據劉從慶介紹,“適合我國風資源狀況的系列化風輪葉片”這一成果目前已有3個型號的葉片實現了掛機運行,分別在新疆、內蒙古、寧夏、河北等地應用,掛機情況良好。
“隨著國家風電產業政策的調整,"十二五"規劃的1億千瓦風電裝機目標中,將有2000萬千瓦的份額屬于低風速風電開發。”劉從慶說,該項成果形成的適合我國低風速風資源特點的葉片設計開發技術,可以滿足未來我國風電開發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