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同樣不是強勢部門,缺乏能源定價權。
有分析人士稱,兩大機構整合后的積極意義在于,職能增強后的能源局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電力改革。
根據昨日披露的方案,改革后,國家能源局繼續由國家發改委管理;國家發改委“主要是做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能源規劃的協調銜接”。而國家能源局,按中編辦的解釋,“主要是發揮在能源發展、改革和監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電監會內部“歡迎合并”
去年12月,國家能源局已有人事變動。國家能源局網站顯示,2012年12月起,戴曉曙任國家能源局黨組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許永盛任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戴曉曙此前主管人事工作,任中央組織部干部一局(公務員管理辦公室)巡視員、副局長(副主任)。許永盛晉升副局長前,為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
重新組建方案經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后,國務院將對改革實施作出部署,建立工作機制,制定配套措施,排出時間表,逐項抓好落實。抓緊完成新組建部門的“三定”,綜合設置部門內設機構,嚴格控制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
根據官網資料,眼下,電監會內設機構有:辦公廳(國際合作部)、政策法規部(電改辦)、輸電監管部、市場監管部、價格與財務監管部(稽查局)、供電監管部、人事培訓部(機關黨委)、黨組紀檢組(監察局)、安全監管局;直屬單位有:信息中心、資質管理中心、機關服務中心、中國電力傳媒集團、大壩安全監察中心、電力可靠性中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派出機構有:華北電監局、東北電監局、西北電監局、華東電監局、華中電監局、南方電監局,以及山西電監辦、山東電監辦、甘肅電監辦、浙江電監辦、江蘇電監辦、福建電監辦、河南電監辦、湖南電監辦、四川電監辦、云南電監辦、貴州電監辦、新疆電監辦。
國家能源局則下轄綜合司、政策法規司、發展規劃司、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電力司、煤炭司、石油天然氣司(國家石油儲備辦公室)、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國際合作司、直屬機關黨委(人事司),以及國家石油儲備中心。
兩部門合并后,必然涉及人事變動。不過,誰擔任新的國家能源局局長,目前仍未公示。
現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59歲,為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同時也是國家能源委員會委員兼國家能源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現年64歲的電監會主席吳新雄則是正部級干部,其于2011年6月出任電監會第四任主席。在擔任電監會主席之前,吳新雄曾在江西任職多年,當地的光伏產業和核電產業的多個大項目落地。
去年12月,國家能源局已有人事變動。國家能源局網站顯示,2012年12月起,戴曉曙任國家能源局黨組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許永盛任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戴曉曙此前主管人事工作,任中央組織部干部一局(公務員管理辦公室)巡視員、副局長(副主任)。
許永盛晉升副局長前,為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
至于電監會原有人員的配置問題,財新網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由于此前的弱勢監管地位,電監會內部對這一合并頗為歡迎。
電力體制改革重啟聲
一位電力資深人士稱,中共十八大以后,改革喊得很響,但真正要改革的話,電力系統作為一個已經搞了一半、或者已經走出一大步的行業來說,應該要先行啟動。廠網分開,就等于把壟斷的部分和競爭的部分已經分開了,如今已經過去十年了,應該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