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新能源發電消納研究
一季度,并網風電新增裝機容量166萬千瓦,截至3月底全國并網風電裝機容量6413萬千瓦;風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536小時,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風電完成投資同比減少43.3%。
針對當前我國風電等新能源在部分地區并網消納困難,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未能及時足額到位等問題,中電聯建議,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發展應堅持大中小、集中與分散開發相結合原則,立足能源和電力行業整體發展規劃來制定風電、太陽能發電發展規劃,實現區域布局及項目與消納市場、配套電網以及調峰電源相統籌,做到國家與地方規劃相統一。
此外,中電聯還建議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應科學有序發展,發展目標要與國家財政補貼總額、電價水平等直接掛鉤,做到開發目標與財政補貼額度相平衡;進一步優化財政補貼發放流程,確保及時足額發放到位。
“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很大,主要表現在發放不及時,補貼申請程序流程繁瑣,另外,可再生能源基金總額不夠,欠款約100億。”歐陽昌裕對本報記者表示,“《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資金籌集和管理辦法,須嚴格執行。”
中電聯也認為,重新組建的能源局有利于完善我國能源監督管理體制,要加強電價監管,理順調峰電源的電價形成機制,盡快完善一次能源價格、上網電價、銷售電價之間的聯動機制,把加快推進電價機制改革作為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首要任務之一。
“國家能源局應對可再生能源發展進行規劃管理,避免回到2011年前無序建設的狀態。”歐陽昌裕表示。
“要統籌項目核準,提前核準開工配套電網工程和調峰調頻電源,確保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及時送出、合理消納。”中電聯秘書長王志軒在解讀報告中表示,“同時要加快智能電網及特高壓等跨區通道建設,加大儲能技術研發和應用,提高電力系統對風電及太陽能發電等的消納能力,解決當前大型風電基地較為嚴重的棄風問題。”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