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2020中國新能源高峰論壇在鹽開幕。本屆論壇在全球合力抗疫的關鍵階段,以“綠色轉型、賦能未來”為主題,搭建與700多名海內外能源領軍企業、行業領袖和高端智庫的合作交流平臺,整合跨界創新資源,優化綜合發展規劃,為鹽城未來發展賦“能”,為能源未來發展賦“能”。
鹽城市委書記戴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楊昆,丹麥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高爾敦,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長季鳴致辭。市長曹路寶作新能源產業推介。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市委副書記陳紅紅,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紀博偉,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張玉清、國家能源局江蘇監管辦公室黨組書記、專員宋宏坤等出席。國際能源署、長三角新能源專委會城市、國家電網、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法國電力、華能、國家電投、三峽、龍源、國華、大唐、正泰、協鑫、亨通、金風科技、遠景、上海電氣、明陽、東方電氣、天合、阿特斯、潤陽、錦州陽光等國際組織、領軍企業的代表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匯聚智慧,共謀發展。
戴源在致辭時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出席論壇的海內外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鹽城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謝。他說,鹽城作為海洋大市,發展新能源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良好條件。近年來,鹽城堅持把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全力予以推進,加快構建系統開發“新格局”、打造制造集群“新高地”、布局智慧能源“新基建”。希望在新能源產業項目、技術研發應用、數據共建共享等領域與大家開展交流合作,把更多技術、項目、資本帶到鹽城。歡迎大家為鹽城新能源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傳經送寶,讓更多優秀創新成果在鹽城“落地開花”,共同構建“裝備制造、資源開發、綜合應用、創新協同”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我們堅信鹽城新能源發展有資源、有基礎,更有前景、有未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鹽城一定能夠早日成為國際綠色能源之都。
楊昆在致辭中首先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他說,未來,我國電力發展將繼續以綠色低碳為引領。電業發展進入增效期,在東南沿海地區推動海上風電建設,在沿海地區加速布局核電,實現清潔能源發電占比持續提高。預計2025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將提高到49%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高到18.5%左右。鹽城擁有豐富的風光資源,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是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代表性城市。中電聯將堅持聯系政府、溝通社會的功能定位,持續開展行業重大問題研究,充分發揮行業智庫作用,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工程質量監督,積極服務電力行業企業發展,與社會各界一起推進能源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德國能源署署長Andreas Kuhlmann通過視頻預祝大會圓滿成功。他表示,全球能源轉型是德國、歐盟和中國之間開展密切合作的最佳主題。鹽城是中國海上風電發展的前沿陣地,正在大力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完善。德國能源署將在中德兩國海上風電行業間搭建起交流和合作的橋梁,分享應對能源轉型挑戰方面所積累的經驗,更好推動經濟和技術合作,為建設更美好的地球家園加強相互合作。高爾敦發言說,中丹兩國在風能領域擁有堅實合作基礎,本次論壇為雙方深化合作提供了很好平臺。希望大家以今天為契機,共同深入研究新能源產業發展解決方案,進一步加強中丹在海上風電方面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季鳴致辭說,江蘇是能源安全新戰略的實踐者,依托資源富集優勢,開創了我國能源發展的新局面,形成了大豐、如東等產業示范園,產業產能占到全國的40%。鹽城對新能源的發展十分重視,通過科學規劃,有序開發,引進了金風科技等知名整機制造商,落戶了天合光能、協鑫等龍頭企業,入選了全國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希望各位嘉賓貢獻更多智慧力量,共同為江蘇新能源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而努力。我們相信江蘇的新能源產業前景必將更加廣闊,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必將更加鏗鏘有力。
曹路寶向與會嘉賓推介了鹽城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他說,鹽城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戰略思想,積極順應能源變革新趨勢,對標世界標準,著力打造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強化創新引領,著力打造新能源科創研發高地;聚焦重點領域,著力打造新能源開發應用樣板;立足區域協同,著力打造新能源交流合作平臺,努力實現區域協同、綠色高端發展。我們熱忱歡迎海內外朋友在重點項目建設、核心技術研發、數據共建共享、專業人才培養等各領域與我們開展深度合作。我們將一如既往秉持開放合作的理念,提供優質高效服務,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與大家攜手共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經過深入對接,我市與國內外新能源企業就部分重點領域和項目達成了合作協議,簽約項目22個,計劃總投資519億元,涵蓋新能源領域設計研發、裝備制造、運維服務全產業鏈,其中8個項目會上集中簽約。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能源轉型發展、新能源產業加快布局等方面內容進行了主旨演講和企業家沙龍。
9月6日下午,戴源、曹路寶分別會見了部分與會嘉賓,就進一步深化項目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進行了務實交流。
市有關領導和部門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