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初臨,在廣東省陽江市粵西海域,三峽陽江青洲五海上風電項目正以“加速度”模式全力推進,現場多個作業面正同時作業,掀起大干熱潮。5月份期間,僅“鐵建起重5000”船就完成12套鋼管樁沉樁和3臺導管架安裝,其中最快以32小時完成一套鋼管樁施工,效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鐵建起重5000”船進行沉樁施工
青洲五項目裝機容量達502兆瓦,需完成31臺12兆瓦和10臺13兆瓦風電機組的導管架基礎鋼管樁制作、運輸、沉樁,導管架(含附屬件)制作與吊裝、灌漿施工,風機安裝的全部工作。陽江海域窗口期短、臺風多發,水深達50米、施工環境惡劣。靠天吃飯,鐵建港航人將如何“以快制勝?”
以精細化管理破題?
項目團隊深度踐行項目精細化管理理念,以科學嚴謹的態度,精心編制上場策劃方案,對潛在風險與施工難點進行預判分析,做好未雨綢繆;嚴格落實穿透式管理理念,強化全過程管控,積極調配船機資源,開展技術攻關,確保項目安全高效推進。

施工人員進行專項檢查
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堅持每日組織各作業班組及船舶召開協調會,精心制定次日作業計劃,不斷優化施工工藝,并嚴格控制船舶油耗,從而有效控制成本。
以“大國重器”護航?
“鐵建起重5000”船作為港航局首次投入使用的“大國重器”,可滿足深、遠海大型風機基礎施工、海上升壓站吊裝,搭配DP2動力定位系統,同時配備八點錨泊定位系統,能滿足水深100米海況條件下錨泊定位起重作業要求。

“鐵建起重5000”船進行導管架安裝
為迅速讓新設備、新船員快速度過磨合期,融入施工體系,項目部認真做好科學統籌、精細管理,精準調配力量,制定科學的考核獎勵機制,充分發揮“大國重器”效能,為項目建設注入了強勁動能。
以精準施策提效?
為應對施工窗口期短和臺風多發的難題,項目建設團隊利用專業機構的氣象服務,精準捕捉短暫的作業窗口期。執行“一機一方案”制度,針對每個機位編制詳細的專項施工方案及應急預案,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執行“一機一分析”制度,對每個機位各工序作業時間進行橫向對比分析,確定關鍵工序最快作業時間,明確目標,持續提升施工效率,取得近32小時完成一套鋼管樁施工的最優成績。

鋼管樁起吊作業現場
據悉,該項目作為廣東省“十四五”能源規劃重點工程,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將超36億千瓦時,可滿足150萬戶家庭用電需求,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80萬噸,將加速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結構綠色轉型,為全國海上風電平價開發提供示范樣本。
鐵道兵前無險阻,項目團隊將賡續“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的鐵道兵精神,在安全管理、技術攻關、質量管控等環節精耕細作,打造精品標桿工程,以實際行動踐行“做新能源建設優質服務商”的企業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