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在廣袤的華北平原上八臺風車迎風矗立,葉片劃破長空,為豐收的農田勾勒出一抹動感的剪影,交織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近日,中船科技邯鄲邱縣5萬千瓦風電項目正式并網,這是中船科技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的具體行動,也是服務河北省乃至華北地區能源結構優化、保障區域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充分體現了企業在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中的使命擔當。
中船科技邯鄲邱縣風電項目裝機容量為5萬千瓦,采用中船科技自主研發的H185-6.25MW機組,搭配中船科技160米鋼混塔筒,這一配置能更有效捕捉高空優質風能,提升發電效率。項目全面投運后,年均發電量可達1.3億千瓦時,足以滿足約4萬戶家庭的全年用電需求,在環保效益上,相當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0萬噸。
邱縣風電項目是中船科技在冀南地區自主投資建設第一個風電項目,作為開拓河北市場的“先鋒項目”,面臨著一系列超乎預期的挑戰。項目建設團隊攻堅克難,以智慧和汗水鑄就精品工程,成功打贏了多場至關重要的攻堅戰,譜寫了一曲迎難而上的奮斗者之歌。
技術賦能,打贏地質和雨季突圍戰
項目場址地質條件復雜,軟弱土層和遠超預期的地下水位,給風機基礎施工帶來了嚴峻挑戰。抽不完的地下水,基坑一挖坑就出水,地下水位遠超預期,現場抽水設備24小時不停運轉,水泵一度因連續高負荷工作而轉冒了煙,工人們輪班搶修更換,上演了一場與地下水的持久拉鋸戰。最終,通過采用井點降水結合局部換填的組合工藝,才成功“馴服”了地下水,保障了基礎施工,為每臺風機基礎打下了40根堅固的灌注樁。
同時,項目團隊不僅要應對復雜的地質水文條件,還要與異常多雨的天氣環境開展搏斗。今年夏季,華北地區降雨頻繁,5-8月平均每月有十天以上降雨,項目部針對雨季,通過優先設置排水溝渠、動態清淤、鋪設碎石鋼板以及制定彈性施工計劃,確保了施工的安全和進度。
協同攻堅,打贏“交通命脈”陣地戰
大件設備運輸是項目建設的“生命線”。面對村落密集、人口稠密,地上障礙林立、水渠縱橫的復雜局面,項目部成立運輸道路攻堅組。通過多單位聯合勘查、優化路線、掛牌清障、分段施工等系列組合拳,將一條原本“行不通”的鄉間小路,改造成為保障巨型葉片和塔筒安全抵達機位的“康莊大道”。
精益求精,打贏“并網送電”背水戰
并網是項目成敗的“最后一公里”。本項目外送直接T接國網線路,為維護國網線路安全,國網組織現場四輪大考。項目自查自驗自檢,提前發現問題自主整改,順利通關國網現場四次專項檢查,圓滿達成所有并網要求,成功將綠色電力源源不斷送入電網,也為這場歷時一年的工程建設畫上了圓滿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