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上述問題,有人提出了風電場集總建模方法[5]。集總模型包含兩層含義,一方面是由一個單一集總模型代替整個風電場模型,電能通過一個假想的公共接入點接入電網(單點接入);另一方面,根據風電場風力機的具體構成情況,將多個風力機的機械能或電能計算合并進行。此種方法因大幅減少了網絡節點數量,從而能夠有效地縮減電力系統模型規模,減少模型運算時間,缺點是模型精度有所降低。
3.2 集總風電場模型
對風電場仿真而言,另一項主要工作是建立風力發電機所接入的電網的仿真模型。電網模型與風電場風力機集總模型的有機結合形成風電場仿真模型,電網仿真模型的研究已相當成熟,在此不再贅述。
3.2.1 恒速風力機集總模型
對于特定的恒速風力機而言,風機的機械功或發電量直接取決于作用與風機葉片上的風速,不存在能量緩沖。因此,可以將全部風力機的機械功線形迭加,由一個發電機模型替代全部的恒速發電機計算電能參數。有的研究人員則將全部風力機合并成幾個更大容量的風力機對待,并相應調整發電機容量,此種處理方法實際上相當于認為多臺風力機處于相同的風速下,當然會帶來較大的誤差。
恒速風力機集總模型結構如圖5 所示,其模型建立過程簡單說明如下。

1)根據風場多年的監測記錄數據建立針對性的風速模型;
2)將風場布置輸入風速模型,產生各風力機的風速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