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具有資源豐富、可發(fā)電利用小時數高、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較小、適宜大規(guī)模開發(fā)且海上風電靠近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距離電力負荷中心近、風電并網和消納容易等特點,近幾年許多國家均把風電開發(fā)的重點轉向海上。我國海上風電所使用的基礎形式從材料角度分為鋼結構基礎和鋼筋混凝土基礎兩種形式,其中使用較廣泛的為鋼結構基礎。由于鋼結構基礎所處的工況條件比較惡劣,且現場維護比較困難,一般按不低于15年的防腐壽命進行設計。國內某海上風電場運行時間遠未達到15年,但有些鋼結構基礎防腐層卻已經出現大面積損壞的現象,嚴重影響了風電機組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本文將對這一情況進行詳細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相應解決措施,為后續(xù)海上風電項目鋼結構基礎的防腐積累經驗。
風場情況
出現鋼結構基礎防腐層大面積損壞的風場屬于潮間帶風場,采用的是油漆防腐,防腐方案是綜合ISO12944《鋼結構防腐涂裝規(guī)范》、ISO20340:2009《近岸和相關結構防護涂料系統(tǒng)的性能要求》以及我國能源局編制的NB/T31006:2011《海上風電場鋼結構防腐蝕技術標準》進行設計的,防腐方案設計合理,油漆施工是按照油漆供應商提供的施工工藝執(zhí)行,關鍵工序有相應的記錄,并且油漆干膜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從而排除了防腐的設計及施工缺陷。
為了了解防腐層損壞的具體情況,在退潮以后我們對現場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發(fā)現鋼結構基礎內部防腐層完好,外部區(qū)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有些區(qū)域有遭受撞擊的跡象,且外部表面有大量海洋生物(主要是海蠣子)附著。圖1中鋼結構基礎外表面黑色的物體即為附著的海洋生物,圖2為海洋生物對鋼結構基礎防腐層的破壞情況。
原因分析
通過對現場的情況進行調查,我們認為外力撞擊及海洋生物的附著是造成海上風電鋼結構基礎防腐層損壞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