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風電的高速發展期,時間就是市場和金錢,斯維奇通過模式化工廠,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就占領了市場。斯維奇在中國的合作伙伴是東方電氣,這家具有悠久歷史的公司,為三峽電站生產發電機,當然也是斯維奇的大客戶;在美國的合作伙伴是Tecogen熱電公司,密切合作使雙方得以共同優化生產流程,最大程度地降低最終產品的成本。
Dag Sandas對記者說:“斯維奇今后一直會按這種模式發展,專注技術研發,在靠近客戶的地方與合作伙伴建立模式化工廠,降低客戶生產成本,也可以使我們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快速低廉地開展業務。”
Pertti 進一步解釋道:“模式化工廠概念是一種發展制造系統的兩層式方法。第一層即所謂的模式化工廠試驗,它是用來開發和測試生產系統的實驗室或者研發中心。在這一階段生產樣機和試產品;第二層即實際量產,這時我們可以將模式化工廠的制造模式快速復制到其它場所——方便客戶的任何地點。而且我們控制整個供應鏈。我們能夠管理采購、建造生產線、設計設施布局、控制物流、提供作業指導、評估效率、檢查質量以及在最大產量條件下進行測試。通過關鍵客戶管理部門與客戶之間的密切合作,實現供需平衡。最終實現整體平衡。”
目前,斯維奇在中國的六安、杭州以及德陽建有生產基地。斯維奇六安主要從事發電機斷路器箱(GBB)和阻容緩沖器(RCS)的生產,月產量高達60套。在四川省德陽市,斯維奇與東方電機合作生產由斯維奇設計和授權的發電機。在浙江省杭州市,斯維奇與 Scanfil 合作生產全功率變流柜,開始階段每月理論產量可達50套。Scanfil主要負責運營,而斯維奇負責測試,確保中國產品質量達到芬蘭標準。
模式化工廠的靈活性不僅能夠在市場需求旺盛時,快速增大產量,在市場不景氣時,它受到的沖擊很小,因為絕大部分固定資產并非斯維奇投資建設。
“處于目前的行業情況,斯維奇受到的影響不大,因為,借助模式化工廠,我們從來不做基建投資,我們的合作伙伴起到了緩沖作用,斯維奇的負債為零而現金流保持正數。” Dag Sandas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另外,市場需求下滑時,斯維奇不會把目光著眼于如何裁員,節約成本要考慮客戶、市場和員工,投資比降低成本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