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電機組可靠性實踐更深遠的商業意義在于,它可以為聯合動力進入風電場運維服務業務提供技術支持。
這驚喜也讓張啟應和他的研發團隊對超高海拔機組在西藏那曲風電場的安全穩定運行充滿信心。那曲,海拔約4786米,氣壓低、日照強度高、雷暴多發、空氣密度極低、溫差幅度較大。風電機組在這樣的特殊環境中運行面臨兩大風險:一是超低的空氣密度會導致額定功率下降,風電機組有提前失速的可能;二是稀薄的空氣介質會給所有的電氣設備帶來絕緣等系列問題。由此可見,要使機組在那曲做到安全穩定運行,就必須解決所有的技術挑戰。
2013 年8 月8 日,聯合動力自主研發的首批5 臺1.5 兆瓦超高海拔風電機組在那曲完成吊裝,屹立于“世界屋脊”。至此,超高海拔機型所有的挑戰都已成為過去,但更高的技術挑戰又擺在張啟應和他的研發團隊面前。
張啟應透露,聯合動力正在進行12 兆瓦風電機組項目的研發,項目的程序設計將在2014 年4 月完成。據來自互聯網的信息,維斯塔斯將推出8 兆瓦機組,這是迄今已公開單機容量最大的風電機組。有業內人士稱,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突破單機容量8 兆瓦級別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但張啟應看來,“只要相信你的技術,堅持下去并將它完美,那么你必將成功。”張啟應的信心源自聯合動力對做強技術的資源支持,也與這個項目已被列為國家863 課題密切相關。
還有正相關的是,12 兆瓦風電機組的研發也會對聯合動力垂直產業鏈模式的發展帶來益處和價值。在談到此模式時,李杰強調,這符合聯合動力做大做強的戰略定位。“通過自己制造零部件,能夠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也會對國電集團風電場20 年運維過程中的零部件更換起到保障作用。”
截至2012 年,國電集團累計風電裝機容量已達1576 萬千瓦,占全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的21%。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聯合動力那么看重風電全產業鏈布局,但其國內唯一性也讓這家公司比國內輕資產的整機商面臨更多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為了取得成功,聯合動力整合部門的力量,將葉片、發電機、齒輪箱、變槳系統和變流器作為核心部件加以重點打造,推進這一產業健康成長。
這種選擇,也決定了這家公司在每個領域都會有不同的競爭對手,人們需要看到的是這家國企的競爭力。顯然,這家公司意識到了這一點,2012 年開始嘗試用內外銷售比例機制增強核心部件生產廠的內部活力。比如說齒輪箱廠,在外部市場銷售了1 臺,就獲得了在內部市場再交易1 臺的資格,也就是說內部市場拿到的供貨量完全取決于在外部市場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