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電產品20 年的使用壽命,我們的利益與客戶是息息相關的。很多問題我們會配合客戶去解決,有些問題我們在出質保前要告知客戶。譬如機組未出質保前,我們對容易出現大批量故障的零部件進行排查,總結掌握的規律和經驗,并告訴客戶應該采取什么方法解決。”寧巧珍說道。
這種對質量的極大關注自然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經過幾年市場的大浪淘沙,投資商對機組質量的評估也有了初步的結果。而穩定性和可靠性都較好的金風機組在市場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訂單。據金風內部相關人士透漏,今年以來突出的市場銷售業績也證明了這一點。
除了關注質量,武鋼認為有長遠的眼光、舍得投入、不怕吃虧也是衡量一個公司好壞的標桿。
正如七年前,在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還不是很成熟時,金風科技毅然選擇了直驅永磁技術。這對于當時產值和利潤都很少的一個新疆企業來說,一下子投入4 億多并且收購一個德國公司,確實需要一定的眼光和魄力。武鋼坦言,當時對于直驅永磁機組的前途和優勢,自己也只能從理論上做一些描述和憧憬。
為此,金風在研發方面做了很大的投入。除了在德國Neunkirchen、中國新疆和北京建立3 個研發中心,并擁有800 多名研發工程師與服務工程師組成的技術團隊,金風科技還與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的多所頂級院校達成了強強合作關系。“我們中國的團隊和德國那邊時時保持著合作和銜接,我們的機組做好之后,所有資料都會請德國那邊復核和優化。”金風科技研發副總裁吳凱告訴記者。就在前不久,金風在羅馬尼亞裝機的3 兆瓦機組,德國研發團隊就根據當地情況作了技術上的優化。
當然,這種選擇與投入也被證明是非常明智的。自2010 年以來,金風科技在全球直驅風電機組市場上一直屬于領先地位。每年全球新安裝的直驅風電機組中,有近一半來自金風科技。2011 年和2012 年,金風科技連續兩年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雜志評選為全球最具科技創新力50 強企業。2012 年底,金風科技首次成功獲選世界知名行業雜志《知識產權資產管理》授予的“中國知識產權倡導者”稱號,而中國風電領域獲此殊榮的唯有金風一家。
依托強大的全球研發平臺,金風科技已經開發了適應細分市場的風電機組產品。金風科技直驅永磁系列低風速、高海拔、低溫、高溫、潮間帶和近海風電機組產品悉數推出,并遠銷海內外。今年7 月,金風科技直驅永磁GW93/1500 超低風速系列機組已經進入批量化生產,并已經獲得超過20 萬千瓦的訂單。吳凱說:“我們推出各種機型瞄準的是市場。”
調整
得益于早年在新疆從事風電項目開發、運營管理國外風電機組等多方面的經驗和教訓,進入制造業后的金風科技具備了多元化發展風電業務的先天能力和條件。但是,這家企業從一開始所追求的理念就不僅是成為一個風電機組設備制造商,而是成為一個風電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2005 年,金風科技旗下提供綜合性風電行業服務的天源科創成立;2007 年,負責新能源項目投資、管理、開發、建設和運營的天潤新能成立;2008 年,主要專注于風電機組電控系統研發、制造和服務的天誠同創成立。至此,金風科技的主營業務已經延伸到風電場開發、風電設備供應、風電場建設和運營等風電產業鏈整個環節。
金風科技的這種商業模式在市場上并不多見,但是從其建立的各個創業平臺來看,“輕資產、重技術”的經營理念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