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秘書長特別顧問薩克斯呼吁中國政府,應加大力度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以跟上氣候變化的節奏,順利從工業社會轉向后工業社會
上周三,悟能非常榮幸的收到了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東亞•北京)的邀請,有幸采訪到了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主任(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SNSD)、著名發展經濟學家杰弗瑞•薩克斯 (Jaffrey Sacks )教授。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SDSN)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于2012年發起的一項特別倡議行動,旨在匯集全球科學、技術方面的專家技能應對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2015后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設計和實施問題。
此次薩克斯教授來中國主要的目的是正式開啟SNSD工作的中國篇章。在大約一個小時的訪問中,薩克斯教授就眾多和能源息息相關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做了分享,其中涉及化石燃料,太陽能,碳捕獲封存技術,電動汽車等,并對中美兩國在這些方面的發展做了有趣的對比。
清潔能源需要強大的電網作支持
美國有權威報告指出,具有市場競爭力并且穩定的太陽能預計能夠滿足美國25%左右的能量需求。但是在美國,太陽能的問題是分布區域有限,集中在美國的西南部。同時大規模的太陽能應用需要一個強勁的電網作支持,但是美國目前沒有,中國也沒有。其實所有的低碳能源的使用都需要一個更加強大的電網做支持。這就是為什么在歐洲太陽能的使用是如此艱難,因為歐洲也沒有一個強大的電網。
很有諷刺意味的是,絕大多數優質的可再生能源都蘊藏在遠離人類的地方,比如山頂,近海,沙漠等等。所以如果想要能夠利用這些能源為人類服務,就需要一個可以實現原圖傳輸的強勁電網作支持。
如果臺灣不支持核電,請拿出替代的方案
我是支持核電的。核電在中美兩國的低碳能源中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當然有反對的聲音。別說是核電,就是特高壓電網的建設在中美都會遭遇鄰避效應。但是如果沒有這些電網,沒有碳捕獲,沒有核電,那我們就會呼吸骯臟的空氣,面臨嚴重的氣候變化問題。
對于那些希望達到減排目標,但是又不想使用核能的國家和地區來說,我很支持。但是如果他們最終沒有辦法達到目標,并且繼續污染空氣,那我認為這個答案還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