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高昂的項目成本,政策支持力度不夠也是導致日本風電產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根據GWEC的統計數據,目前日本為陸上風電提供了22日元/千瓦時的上網電價,對海上風電則是36日元/千瓦時。但是,根據JWPA測算,這一上網電價相比風電項目的成本幾乎是不值一提。
與此同時,日本還缺乏明確的可再生能源電力目標。“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使得日本的風電產業、甚至整個可再生能源電力產業的發展都受到制約。行業需要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索亞說。
更為不利的是,日本政府還出臺了更為嚴格的環境評估法案,導致大量裝機在10兆瓦以上的風電項目被凍結。據GWEC統計,自該法案與2012年10月實施以來,截至2014年1月,日本僅有5個風電項目通過了環評,總裝機量為174兆瓦。而等待審批的項目多達88個,裝機總量3963兆瓦,是日本目前正在運行的風電裝機量的1.5倍。
政策的不支持已經嚴重阻礙了日本風電的進一步發展。活躍在日本風電市場的企業對此也是叫苦不迭。GE電力與水務日本分公司負責人Hideyuki Ohnishi就表示:“日本對企業來說不是個容易發展的市場。監管程序紛繁復雜,項目開發成本也不低。另外,產業也需要加快擴大規模的速度。比如建風電場,大型的有助于拉低成本。”
不過,日本政府也已經看到了這些制約風電發展的弊端,并開始著手解決問題。JWPA目前正致力于制定日本風電發展的長期路線圖,計劃到2050年實現風電裝機總量50吉瓦的目標。日本首相安倍也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要簡化可再生能源電力項目的相關審批手續等,并將對電力系統進行改革,以接納更多的可再生能源電力。
索亞表示,排出了阻擋產業發展的諸多障礙,日本風電產業的前景還是令人期待的,今年,日本風電市場就有望一改此前的停滯狀態,重現活力。在日本已經安裝了300多臺風機的GE公司對該市場也持樂觀態度。“我們相信這里仍然有足夠的發展潛力。”Hideyuki Ohnishi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