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殼牌基于對整個油品檢測數據庫的分析,為業主提供預測性保養建議,使業主能主動規避停機風險,保障機器和齒輪箱正常運轉。其次,殼牌將建設區域性服務商網絡,站內配置基礎設備,以便在第一時間對客戶需求做出反應。此外,在做好配套服務的同時,殼牌還提出將加強技術工程師對分廠維護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完善本廠人員對風險預測和解決的能力。
對此,陳斌表示:“服務包2.0著重以定制化、交互性和高效率潤滑解決方案和服務對接客戶需求,殼牌將以全天候服務打開與業主共贏的局面。”
不僅如此,為了更好地服務風電行業,殼牌風電服務2.0還包含了“換油車服務”,此項服務使得換油更加簡單。另外,換油車的潤滑服務系統全面升級,增添了加熱和保溫功能,能夠保證在寒冬條件下正常作業,大大緩解了風電行業更換油品中高耗能、低效率的現狀。除此之外,還增加了在線預約換油等功能,為風電客戶提供更加科學、人性化的服務,提高服務效率和運維工作安全性,拓寬服務范圍。再配以合適的換油沖洗流程,全方位確保齒輪箱潔凈,使新油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既幫助了客戶創造價值,又節省了潤滑成本。
除了服務包2.0,殼牌也正在開發融智系統,就是將設計、運營、維護,包括風電場的技術人員、運維人員與供應商結合。風電場需要把現場數據及時傳到系統并做好對接工作,殼牌根據提供的數據設計相應的控制策略來進行運營和相關的維護。
事實上,當海裝風電“走出去”時,殼牌在全球的網絡和策略也能夠幫助海裝風電服務本地的企業,以及在“走出去”方面也會有更多的合作。殼牌希望的不僅是賣給他們產品,而是從研發、技術到售后服務,再到全球性的戰略能夠真正走到一起。
放眼風電行業未來
殼牌為中國市場的風電行業提供潤滑油已有十幾年。過去,中國的制造業面臨多項挑戰,潤滑油作為供應全方位的一個產品,也受到了影響。現在,即使整個中國潤滑油行業面臨結構性挑戰,殼牌還是看到和把握住了很多機會,尤其是2015年的高端潤滑油市場較好。因此,“從供應商角度來講,如果殼牌在潤滑油領域保持行業領先,將會在風電行業中走的更好;從合作角度講,殼牌未來在風電行業的策略是從研發到售后服務,這也是促成與海裝風電合作戰略的主要方向,殼牌也會繼續加大投資,實現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從全球角度講,中國已經成為殼牌潤滑油業務的第二大市場,我們有信心努力把中國做成殼牌潤滑油最大的市場。”沈堅對殼牌潤滑油業務中國市場的未來充滿自信地談到。
談及未來海裝風電的發展,孫建中表示:一是需要形成“中國制造2025”的示范效應,特別需要發展風電全產業鏈;二是需要深入研究技術路線,堅持產融結合,因為“走出去”不容易,比如在資金和資源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難;三是需要與“互聯網+”結合,向智能化方向邁進。
從2014年開始,海裝風電進入“快崛起”戰略階段。從此未來十年,將是海裝風電發展的“第二個十年”。隨著海裝風電持續推進“南北布局、陸海并舉、國內外市場并進”戰略,殼牌也將繼續與海裝風電合作,擴大在國內外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