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1—12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風電復合料高峰論壇(CWPC2019)于中國重慶隆重召開。在大會專題三:匠心獨運 臻于完美——“智慧運維 安全認證”中,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市場經理王侃發表了題目為《認證助力風電葉片后市場穩步前行》的精彩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我的匯報將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市場現狀、認證流程、認證規范市場。
首先看第一部分市場現狀,相信各位專家對中國風電行業近幾年取得的成績和數據并不陌生,2010—2018年中國新增并網并累計并網容量持續上升,風電裝機占全國各類裝機容量從2010年3.1%提升在9.1%。對于零部件尤其葉片安全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大家都知道葉片的狀態直接影響了風電機組的發電效率和使用壽命。昨天聽到一個數據,機組到明年應該達到11萬套,意味著檢查維修的業務將不斷的增長,葉片后市場時代已經到來了。對行業的從業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個行業中存在眾多的服務機構,他們給市場帶來便利的同時,因為這個服務質量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存在著一定的安全和隱患。比如說現在市場上還存在著很多問題,第一個就是現在的后市場缺乏一個行業標準,缺乏行業標準,導致業主的需求依法可尋,業主提出維修要求的時候,不知道要參照IEC還是ISC還是參照國標。
第二維修工藝是怎么界定以及結構怎么判定,無法明確服務內容完整性和合理性,維修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流程,沒有標準規定流程應該用哪些,行業標準也無法規范服務質量,比如這個項目進行完了,應該怎樣交付,報告應該怎么編寫?交付完了之后,需不需要進行質量跟蹤?沒有任何一個標準,對這些方面進行規定。有句話叫做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行業的標準就是一個行業的規矩,假如一個人沒規矩,你可以說他不靠譜什么的,如果一個行業要是沒有了規矩,長期發展下去這個行業就會亂套。
除了沒有標準之外,目前行業中還缺乏對專業服務人才的鑒別,習總書記說過人才是第一資源,硬勢力軟勢力最終要靠人才的實力。目前行業中缺乏對專業服務人才技術水平和能力的鑒別,也缺乏對服務團隊的鑒別。另外一個是項目低價中標,我之前聽過一個案例,一個項目外包給一個團隊,但是雇傭的工人都是臨時工,修葉片的時候就拿一層紙糊,外面刷上漆就完了,但是葉片轉了幾天又壞了。第二年業主又重新進行招標,還是同樣的風廠,還是同樣的缺陷,報價40萬的說怎么回事兒又招標?一看原來那個團隊沒修好,之前團隊又去投標了,他這次報了30萬,業主非常難受,我花了50萬,用了兩年時間還沒有達到之前40萬所取得的效果,為什么呢?就是因為這個行業目前缺乏對服務質量的鑒定,我們無法鑒定誰家服務好,誰家不好,只能通過低價中標這種方式來服務機構。
我們怎么做呢?就是通過認證,認證需要做什么?什么是后市場運維的認證?就是結合企業現有的資源,結合企業申請的維修項目,對維修項目進行評級,目前主要有三個評級,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主要評判的是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是企業的基本條件,第二是企業管理要求的評審,第三是針對你申請的維修項目的一個評審。企業基本要求的評審評什么?首先要評一下這個企業是不是合法的企業?這個企業是不是有什么不良的誠信記錄,我要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是否覆蓋,申請覆蓋的服務范圍?比如你是一個葉片原材料的生產企業,你到我這兒聽說運維挺掙錢,你過來要取得認證,我一看你的營業執照上面只寫著原材料生產,你就別生產了。
另外還要審查企業的注冊資金和營業額,注冊資金和營業額就是要保證這個企業有足夠的財力,去應對服務過程中出現的風險。就是要實力,有沒有相應的技術經驗,去完成這個服務。我們還審企業管理控制程序運行情況的評審,對人力資源的一個管理的評審,因為從事維修項目,不是說一個設備在那兒修,人是人拿著設備和材料去修。企業必須要配備相應的專業人員,比如打磨工、鋪布工,要有一個人員矩陣,以及建立培訓管理要求,維修服務人員培訓計劃,培訓方案等,以及建立人員能力評價要求。
之前聽過一個案例,有一個企業一年做一千多萬利潤,這個企業底下沒有幾個隊伍,為什么?都是外包團隊,外包團隊都是在某兩個省流竄,也算開創了一個方式了,屬于共享技術團隊。我們在認證的時候,要針對這個企業所有的技術人員,要檢查他的合同簽訂情況,證書附頁有從事這個項目每一個人員的基本信息。避免了像剛才所說案例中雇的臨時人員存在的情況。
除了對人力資源的審查之外,管理控制程序上對工裝設備管理進行審查,包括吊籃、打磨機、真空泵等,以及操作規程,臺帳和日常維護保養,做好保養記錄。監視和測量設備也要進行管理,采購和倉儲的程序,供應商的控制、如材料供應商的選擇、評定和日常管理。關鍵設備工裝和材料的驗證檢驗,小腹板技改工裝尺寸外形的檢查等。以及檢驗記錄及狀態標識,真空泵的檢定有效日期、責任人、狀態標識,資源倉儲的管理,包裝要求,環境溫度控制,危險品怎么粗放,需不需要隔離,都需要有相應的程序規定、文件記錄管理,比如說制定維修方案,維修服務具體內容、資源準備、實現過程、質量控制及有關紫云管理的規定。有效的控制,適宜性,狀態得到識別有效版本,填寫、儲存、保管要求,記錄應清洗,完整保存期限。
維修服務相關方案的管理,識別出維修服務過程相關方的職責和權限,業主維修方案的評審確認,過程中的監督,維修以后的驗收。危險源辨識以及風險評估方面,維修服務過程中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估程序,來識別出突發緊急狀況。環境因素的識別與評價方面,規定了什么天氣不能寫,什么風速條件下不能修。不但要保證企業有相應的程序,還要保證企業按照這個程序去執行,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程序是合理的。
對企業申請的維修項目,見證人員到維修現場見證維修服務過程,以判定企業維修能力是否滿足方案和相關規范的要求。如果一個企業想申請認證,他應該怎么做?首先是申請,通過之后會進行文檔檢查,下一步就是現場評審,一個是到辦公地點進行檢查,另外就是到維修現場見證實際操作過程。前面兩項通過之后,就可以頒發證書,獲得了這個證書不是重點,獲正后還要監督,你有重大的更改,一開始證書上有20個人可以從事維修項目,第二年有19個人就跑了,我要重新審核一下,看看你是不是有從事維修的服務。
認證結束后如何規范市場,通過大家的努力共同推動相關標準的建立。維修服務通過分級評價制度,來鑒定這個服務質量,通過證書上對服務人員的一個鑒別。取得認證之后呢,客戶選擇供應商的時候,可以不需要選之前20萬的,可以在通過認證的企業里面隨便選擇,一些水平差的公司,根本沒法取得認證證書。
(發言由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