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資產管理局The Crown Estate將于下月提交第四輪海上風電用海租賃競標的修訂方案,以解決行業對“期權費”的爭議。這讓小編不由自主的思考,對于海上風電,到底何種方式才是科學的海域使用權分配機制?
海上風電前期開發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獲得擬建項目場址的用海權或者稱為海域使用權。類似于土地使用權,由于其稀缺屬性,需要政府制定一套科學、公平的分配機制,才能讓海上風電項目順利的推進和開展。
英國第四輪海上風電海域租賃招標
英國皇家資產管理局在第四輪海上風電海域租賃招標中準備提供可開發約700萬千瓦海上風電的區域,這些規劃場址位于英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海域,能保證英國從2020年到2030年的海上風電裝機的持續增長,最終確定的場址坐標將在今年年底之前公布。
而在今年早些時候,英國皇家資產管理局公布了第四輪用海租賃競標方案,其中提到中標評選的主要依據是投標人所報的租賃費用,最高者中標,但隨后就引起一些老牌海上風電開發商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可能導致那些資金雄厚但沒有項目建設能力的企業中標。
沃旭英國公司總經理Benj Sykes在上周倫敦舉行的全球海上風電大會上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如果英國也產生一個近乎“失控”的用海拍賣機制的話,對整個行業、消費者和電力成本都將極為不利。作為一個行業,確保項目能夠按時高質量的交付是實現英國海上風電目標的前提和基礎。”
各界預測第四輪海上風電用海權的拍賣將十分激烈,殼牌、挪威石油等老牌石油天然氣公司也將加入混戰,而傳統的電力公用事業公司很擔心油企大佬憑借雄厚的資金,出高價將這些稀有的海域使用權奪走。他們認為行業能力是競標拍賣的重要因素,這種交付能力應作為評判能否勝出的關鍵因素。
英國皇家資產管理局意識到了這些反對的聲音,于是在今年4月公開舉行一次征詢會,聽取了各方意見,并決定根據反饋意見對原來的“租賃費”收取方案進一步完善,并在今年7月份公布最終版的招標文件,包括招標程序、招標規則、評標方法。
據一位來自歐洲大型海上風電開發商的人員所說,他們強烈反對采用“美國風格”的用海招標租賃方式,因為這已經導致2018年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海上風電用海租賃費達到驚人的4.05億美元。
那么到底何為英國模式,何為美國模式?
英國原海上風電海域租賃模式
2009年,英國舉行了第三輪海上風電海域租賃分配競標活動,9塊海域總裝機可達32GW,經過認真評估和篩選,最終選定了各個場區的中標人。整個前期場址開發和勘測過程可以如下圖所示:
其中英國政府主管部門和皇家資產管理局負責海上風資源勘測和宏觀選址(藍色框),開發商負責后續的微觀選址和地勘工作(紅色框)。
英國皇家不動產在第三輪招標當中并沒有基于租賃價格決定中標人,其租金是在風場并網后按照風場電費收益的一定比例收取。所以英國此前執行的并不是真正意義的拍賣,而是基于一定標準的選拔過程,怪不得新的效仿美國的競拍模式的招來這么多反對的聲音。
美國海上風電海域租賃模式
美國政府規劃的標的海域是從沒有經過任何勘探和調查的場址,也沒有電力送出規劃和電價補貼承諾,一切都需要開發商在中標后自己評估和申請。所以美國采取多輪競標報價的方式,直到最后一輪剩下兩名競標者,報價最高者中標。.
美國2013年-2017年海上風電競拍結果
美國競標模式遵循的宗旨是:
1. 經濟效益:通過市場杠桿作用發揮該海域的最大經濟價值;
2. 合理利潤:美國海洋能源管理局需要獲得合理的利潤;
3. 程序高效:整個租賃招標過程必須可控;
4. 租賃場區靈活:開發者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排布區域內風機;
5. 形成競爭:競標過程保持公平,鼓勵所有興趣方參與并避免競標方串標;
6. 透明:整個拍賣過程公開透明,要讓公眾清楚中標的原因;
7. 中立:保證對所有參與競標者都一視同仁;
8. 簡單化:拍賣過程要易于理解和實施;
9. 一致性:保證拍賣過程能夠在各種情況下執行。
希望國內各省在制定自己的海上風電用海權競標辦法時(如果有),也能做到公開透明,在保證海域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將場址分配到更適合的開發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