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29日,第四屆中國海上風電智能運維高峰論壇在杭州成功舉辦。作為海上風電運維的交流合作平臺,此屆論壇以“綠色低碳·智慧運維”為主題。與會嘉賓多維度共話雙碳背景下海上風電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探討海上風電運維的技術創新與智慧運維,分享海上風電運維的系統解決方案,促進海上風電運維工程穩健、可持續發展。
政策加持,海上風電運維充滿激情與挑戰
統計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將接近4000萬千瓦。在“3060”目標以及“能耗雙控”的政策指導下,我國海上風電進入大批量裝機的沖鋒號即將吹響。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裝”)海上運維中心總經理張宏洲在題為平價時代海上風電運維整體解決方案的演講中分享到。
綜合研判,海上風電運維成本全解析
張宏洲在海上風電運維成本分析中表示,在海上風電平價時代,不斷增強成本與收益的分析與管控能力將顯得尤為重要。由于海上風電的環境復雜、可達性差等因素導致海上風電機組的可靠性低、維護成本高。數據顯示海上風電運維成本是陸上的4-5倍,其中風力發電機組運維及相關運維船的使用費用占比風電場運維成本的50%以上。
面對此癥結,建設大容量、大基地風電場以及使用大容量機型是有效降低運維成本的優解。大型化、專業化、標準化、智能化也是未來海上風電發展的趨勢。
技術創新,海上風電運維整體方案組合拳
在海上風電運維整體方案研究中,張宏洲強調,中國海裝堅持以整體風場經營服務為產品的風電全生命周期理念,依托中國船舶集團在裝備制造、海洋工程領域基礎理論和工程應用方面深厚的技術沉淀。通過整合集團公司的優質資源,形成最完備的自主研發、設計、制造風電裝備全產業鏈,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最優的運維解決方案,發展海上風電場運營、海上風機運維、海上工程、船舶運營、海上急救、大部件更換等業務。
深耕自主 中國海裝的創新與突破
中國海裝于2016年成立海上運維中心,全面負責海上風電運維相關業務,從事海上風電運維新技術研究和提供運維整體解決方案。
依據多年海上運維經驗,通過技術創新,中國海裝建立了智能運維系統,實現了海上風力發電機組運維過程智能化管理。該智能運維系統基于LiGa大數據平臺,形成了智能預警診斷平臺、智能排程系統、調度管理系統??捎行嵘L電場發電量,實現風電場無人值守,降低風電場運維成本。
借力給力 中國海裝的資源多效利用
依托中國船舶集團海工優勢,中國海裝擁有成熟的技術及經驗進行整體資源托管,從而降低海纜狀態監測、樁基沖刷檢測、海上防腐修復等費用。
中國海裝與英輝南方造船有限公司聯合設計制造的國內第一艘30米級專業風電運維船“中國海裝001” ,通過采用與普通運維船搭配、在大規模風電場與其他企業資源共享等模式,可降低船舶使用成本,提高可出海天數。同時中國船舶集團自有的“中船101號”自升式安裝平臺可以為客戶提供大部件檢修能力,有效提高檢修效率。
此外,中國海裝正在開展運維母船應用研究,為后續容量更大,海況更惡劣,人員更多的風電場運維做準備。
直升機運維以及基于北斗導航的救援系統的海上應急裝備也是海上風電運維整體方案研究的重要內容。
在國內海上風電發展快時代,中國海裝將不斷探索與研究海上風電運維整體解決方案,與全行業共同促進我國海上風電事業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