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深入推進先行區戰略實施,進一步強化財政政策支持,山東省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支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財政政策措施》(以下簡稱《三年財政政策》)。其中提出,支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構建清潔低碳高效安全能源體系。對2022—2025年建成并網的“十四五”漂浮式海上光伏項目,以及2022—2024年建成并網的“十四五”海上風電項目,按照建成并網年度予以財政補貼。
《三年財政政策》圍繞先行區建設任務的方方面面,共謀劃了11部分、46方面政策措施:
一是切實增強財政綜合保障能力。為增強先行區建設財力保障,提出深化綜合預算改革,支持推進重點項目實施,強化財政金融協同創新,發揮稅費政策引導作用等措施。
二是聚力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提出支持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支持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人才創新創造等措施。
三是聚力支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加快推進動能轉換,加強先進制造業強省、數字強省、質量強省建設,提出支持傳統支柱產業綠色化高端化發展,支持重化工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支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支持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支持構建優質高效服務業體系等措施。
四是聚力支持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為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更好服務暢通國內大循環,提出支持推動消費擴容提質,支持擴大有效投資,發揮財政性資金的帶動作用,支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支持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等措施。
五是聚力支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為踐行新發展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美麗山東建設,提出支持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支持建立綠色低碳發展體制,支持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支持現代水網體系建設,支持環境污染防治等措施。
六是聚力支持區域高質量發展。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打造高質量發展增長極,提出支持區域協調發展,支持困難地區轉型發展,推進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后續發展,支持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等措施。
七是聚力支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為堅決扛牢農業大省責任,推進現代農業強省建設,提出支持構建更高質量農業穩產保供體系,支持農業高質高效全鏈條發展,支持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支持農民全面發展等措施。
八是聚力支持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為聚力用好“關鍵一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提出支持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支持民營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支持建設開放平臺和試點單位,支持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等措施。
九是聚力支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為匯聚高質量發展精神力量,加快新時代文化強省建設,提出支持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支持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支持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等措施。
十是聚力支持推進共同富裕。為堅決扛牢財政民生職責,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出支持居民就業和增收,支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支持提升衛生健康服務水平,支持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支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支持筑牢安全發展屏障等措施。
十一是不斷提升財政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為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實現資金效益最大化,確保“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提出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持續提升財政管理效能,充分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全面加強財會監督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