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23)在北京如約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最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聚焦中國能源革命的未來。
本屆大會以“構筑全球穩定供應鏈 共建能源轉型新未來”為主題,將歷時四天,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高峰對話、創新劇場以及關于“全球風電產業布局及供應鏈安全”“雙碳時代下的風電技術發展前景”“國際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風電機組可靠性論壇”等不同主題的21個分論壇。能見APP全程直播本次大會。
在10月18日下午舉行的可再生能源保險與風控創新論壇上上,慕尼黑再保險高文東發表了題為《固定儲能電池系統的長期質量/效能保障保險》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發言全文:
感謝大家,一點時間給大家交流一下慕再在儲能電池方面的一些新的產品。首先給慕再集團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慕再集團成立在一八四幾年,到現在是140多年的歷史,然后我們在國際上的評級應該是A級,應該是最高的一檔。這個是我們2022年的一些財務指標,總的承保的保費大概是670多億接近5000人民幣,我們承保的利潤率是34億歐元的樣子,簡單說一下我在慕再內部的組織,因為我是思韜的,我們在中國有兩家法律實體,一家是慕尼黑再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這個是做傳統的再保險業務,我們思韜成立于2017年在北京,我們思韜是做開啟孵化的作用。基本上市場上有一些新的動態,我們預計大概在未來的5—10年之內可能會是一個主流,這個就是由我們思韜牽頭做的。
除了在北京的思韜總部之外,我們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在上海成立了慕再創新研發中心,創新研發中心的任務主要是對行業研究、新的投資方向、大數據的發覺工作做一些創新性的東西。
同樣,這個創新的研發中心跟我們在硅谷、以色列、柏林、慕尼黑的創新研發中心是一個檔次的,我們中國的創新研發中心成立的比較晚、年輕一些。一方面也體現了慕再集團對中國市場的看好和對中國市場的承諾。
我們思韜的話回過頭來思韜的定位就是以可積微基礎,然后我們是緊密的跟這個行業進行交流。傳統的再保險是跟直保公司進行對接,我們思韜跟市場上行業上領先的公司進行對接,比如說簡單的行業技術、固定儲能、鋰離子電池這塊我日常打交道基本上是行業的創新公司,他們研究一些電池內短路之后的預警系統,如何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所以說我們思韜出身于再保險公司,但是跟一般的再保險公司我們的運營模式不一樣。
我們對于新能源的各個方向有一些布局,包括電池,電池包括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風能、光伏、還有碳減排、碳達峰的目標,在氫能方面我們也有一些布局。對于我們來講比較成熟的是我今天講的儲能電池這塊,它的長期的效能和保險這對我們來說是稍微成熟的產品,我們今年的任務、或者今年、明年、后年最近一段時間的任務就是把這個產品在中國進行推廣。
其他的光伏這塊我們是一個比較傳統的領域,在動力電池這塊我們也有一套解決的方案,風能這塊我們一直在看,可能我們對一些離岸的風險有一些特殊的考慮,對中國的運營方式沒有摸清,風能這塊還在開發當中,碳減排國內的市場和國際的市場部一樣,國內的市場的電價有一些控制,國外的話高峰和閑時的電價差異比較大。
在氫能這塊我們是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電解氫,另外一個方向是氫能源電池在移動儲能方面的應用,具體的回到我們的長期效能質量保證保險這塊,因為慕再是一家國際型的再保公司,我們的總部在慕尼黑,我們在總部有一個做電池新能源的電池團隊,我們從德國或者歐洲的專家作為我們內部的專業技術人員,我們對這樣的話和專業團隊在慕尼黑,我們作為市場開發人員在一開始的情況下,那么我是代表著慕尼黑的總部團隊跟國內的行業上進行一些研究、進行一些探討,我們有的歷史算是比較長的,我們從2009年就開始做光伏綿綿組建的長期效能質量保障保險,大家在市場上對于光伏的25年、30年質包有所耳聞,慕再在2005年就推動這個事,我的同事告訴我說我我們是第一個干這個事的。
我們在風能、儲能開始布局,當然風能在中國可能我們的實際做的不多,但是在其他的國家我們做了不少。最新的對于我們內部來講最新的是清能和電動汽車,電動汽車我們現在因為我們對技術要求比較高,新嫩圓汽車的電制保和效能保障保險我們進行過摸索,但是這個跟中國的市場部一樣,因因為我們的資料很難看到,我們把指標轉移到其他的一些方向上了。
氫能這塊我們現在可能在德國那邊已經有一些實踐、有一些落地,比如說一些載重的氫能咔卡車,他用氫能源堅持正在跟一些行業上的合作伙伴進行聯系。
講到儲能這塊其實儲能有很多種類型,其實跟保險公司我覺得跟不光是跟大多數的保險公司相關的就那么幾塊,可能是慕再比較關心的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液流電池澳門在國外做的比較高,鋰離子電池占了全世界70%的產能,這個70%的產能有一多半是出口的,這個是我們慕再在儲能這塊主要看的方向。
跟儲能電池相關的風險有很多的自然災害事故、責任,這個屬于傳統保險,不在我今天要說的范圍之內。這里面儲能電池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風險就是他由于這個鋰離子的特性會引起一些鋰離子電池、電化學儲能電子的方面問題,這是火災比較突出的一個風險,我現在的方向是跟行業上的風險預警的熱時空預警的技術公司進行合作,看看能不能探索出一條技術跟保險相結合的道路,這個還在探索之中。
主席一個原因也是因為我們現在對國際保險公司的幾位同仁在這,我在這呼吁一下,我們站在慕再的角度,認為現階段對于電化學儲能電池的保費偏低,我現在不方便具體說,但是我呼吁行業這方面做一些認真的對待,電化學效能和長期質保簡單說一下,效能這塊主要是這個電池的吞吐量,一開始能包10兆瓦,運行幾年之后吞吐量的話是6GWH,但是他有過渡的削減,只能存5兆瓦時的能力,我們現在提供長期保障保險的具體保障內容。
我們上下游儲能有很多的參與者,比如說電芯的供應商、風扇的供應商、防火設施的供應商,還有ETC、發展商這塊會要求比較長期的服務的承諾,但是他面臨的供應商比如說電芯的供應商在國內由于價格殺的比較厲害,國內其實情況也差不多,他從電芯供應商這塊的效能、質保1—3年。
他的客戶對他的要求可能是10年、甚至10年以上。這樣我們慕再的想法就是利用保險填補風險的空白,我們現階段一般來說可以提供10年的質保和效能保障,如果條件可以的話我們最高提供15年的質保和效能保障。
我們這個主要的客戶的對象是系統供應商、集成商,我們對電芯的供應商也可以提供保險,我們正在探索的也是針對一些業主、EPC的保險,相對于系統供應商和零部件供應商,業主這方面的角度來講,他是以項目為基礎的。項目為基礎的話涉及到一些系統之間的搭建、涉及到一些具體的問題。
從業主的角度來講他更加關注的是整體儲能的效能,其實他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儲能系統,也有其他的原因造成的。這個我們還在探索中,我們現在比較成熟的是針對于系統集成商和電芯模組制造商提供的保險。
我們簡單的說一下我們現在有幾個好處,尤其是這種情況在國外,因為國外的話很多項目、很多都是私人或者說一些企業資助的,不像國內拿到國家補貼比較多。他可能更加注重企業的經濟性,這個投資也是比較大的。所以說,具體的項目發展商從銀行、租賃中心也拿到金融的支持是有一些困難。尤其是一些國內的生產商,在國內的知名度沒有那么高,慕再在國外還可以,可以和系統集成商進行合作增加可行性。
因為國外對中國不太了解,他不太了解中國的集成商的財務狀態,我們慕再可以提供破再保護,破產的情況下我們的保單依然有效,而且會代替客戶、代替系統供應商向他的客戶進行理賠。
簡單說一下我們的保險結構,各位可能對保險也比較熟悉,這里面的點就是免賠,固定儲能設備的系統復雜、組建多、使用時間長,他本身就帶著一些長期的維修和保養,這樣的話我們要根據實際的技術情況、產品情況,把一些固定的、相對可與其的風險排除在我們的保障結構之外,因為保險保的就是以外,這樣的話實際上是更加強調了保險本身的作用,同時也給客戶提供一個比較實際的保險的價格,因為很多客戶在面臨市場精整的情況下都會考慮保險的成本。
共同的一些比例免賠、上限這些實際都是保險公司必備的東西。我今天就講這么多,今天時間有限,我留下了聯系方式,如果有哪些同仁、伙伴想交流,我們可以會后進行聯系,謝謝大家!
(根據演講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