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二次重大的選擇是在中國銀行,南京大學畢業以后,我被分配到中國銀行,做柜臺營業員,干的是非常簡單的“登記、復印、蓋章”三步曲。但是我并沒有因此氣餒,照樣每天特別認真地工作,能出彩的地方,我都出彩了,銀行知識大獎賽拿個第一啊,當個三八紅旗手啊,當個團支部書記啊,這樣干了三年后,我感覺榮譽已經都有了,可我卻沒有在進步,對這種狀態很不滿意,那時我每天騎車上班經過右安門立交橋,那個橋修了很久,我就在心里暗暗發誓,在橋修好之前,我的生活一定要有變化。
可能是因為這種上進心和出色的表現,機會果真就來找我了:中國政府和英國政府聯合幫助中國培養英國注冊會計師,中國銀行就為我爭取到了一個名額,去參加入學考試,我是學英文的,卻要跟學會計的碩士、博士一起考會計,當時我根本不懂會計,我就把整個一本書給背下來了,我記得考試前一天突然感到腦子一片空白,死記硬背的東西我都忘記了,嚇得我大哭一場。
我不懂會計但懂英文,那些會計們懂會計但不懂英文,但是那次考試的卷子是英語的,結果我稀里糊涂考了個名列前茅,直接被人送到香港的普華會計師事務所培訓三年,考上了英國注冊會計師,這也是我人生中一次非常重大轉折。我在想,要不是我一直有上進心,又競選團支部書記、又爭當三八紅旗手,有試必考,中國銀行會把機會給我嗎?
1992年,我有幸去了香港普華工作,剛到香港,不會講廣東話(唔識聽,唔識講),也不太懂會計,都沒有人點我的鐘要我上項目。我們那時候每個小時干了什么都要填時間表的,每天下班看著我那張空白的時間表,感到很無助也很沒用。我經常坐在大房子里,透明的玻璃,別的同事都一一被點鐘點走了,就我呆在那兒,沒人點鐘,心里壓力特別大。后來,我就急了,找到日本項目經理,我跟他說:“我不會講廣東話,你的日本客戶也不講廣東話,我們就講英語唄”,這樣我就慢慢有了項目做,從此我就有了填得滿滿的時間表了。
在普華工作的三年,是我進步最大的三年,我學會了工作不僅要努力,那是要拼命的,老板交給的活兒沒干完是不可以睡覺的。那三年我利用業余時間,拼命復習考試,三年考完了18門課,通過英國注冊會計師考試,終于趕上了香港同事。
我的第三次重大的選擇是,從投資中華英才網到創立今日資本。2009年,我投了中華英才網,當上董事長,本來我和老公兩個人都是bankers,日子過的很瀟灑,周末打打高爾夫、看看電影,每年到歐洲度假2次,可是自從創業以后,我們倆每個周末都在工作,兩個人經常相對無語,他擔心他的公司,我擔心我的公司,都是錢快燒光了發不出工資,好像頭上懸了一把劍,隨時都會掉下來,心里壓力很大。
當你要把家里的存款拿出來給幾百號員工發工資時,心里是有點慌的。創業者最大的壓力就是,所有的問題到你這都要有答案,其實有時候你并不知道答案在哪里。可你還要硬著頭皮給員工說面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所以我一直覺得創業者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也是我最尊敬的人,因為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他們一定是有vision(眼界)的人,他們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他們一定是內心強大的人,因為他們能承受別人承受不了的壓力。他們也是一群有夢想的人,不為名不為利,為的是passion to win(渴望成功)的成就感,他們是改變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