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盤完成強力洗盤,收復5日均線以長陽報收,形成陽后雙陰陽的攻擊形態,成交量同比放大近一成,新一輪上升趨勢有望形成。盤中熱點非常搶眼,上海本地股、金融、有色、新能源輪番涌現,個股全面開花。此前,科技部部長萬鋼曾在19日在京舉行的“2009中國國際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科技高層論壇”上表示,實施節能減排戰略,大力發展新能源是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認為,來自政策層面的支持及較高的安全邊際使得新能源行業的投資價值非常明顯。
從全球來看,2008年全球新能源領域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增長幅度接近30%。新能源產業相對于傳統產業而言,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小。新能源產業是高風險產業,更是一個具有巨大成長潛力的高收益產業,未來30年里新能源投資都將是一個熱門的投資行業。新能源行業涵蓋的范圍比較寬泛,按照可再生新能源的種類,大致可分成核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能、生物燃料以及汽油添加劑等多個方面;按產品類別可分為核電、太陽能光伏、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垃圾發電、建筑節能等。
一、核電
核能發電是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的方式,它與火力發電極其相似。只是以核反應堆及蒸汽發生器來代替火力發電的鍋爐,以核裂變能代替礦物燃料的化學能。核能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核能發電不像化石燃料發電那樣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質到大氣中,因此核能發電不會造成空氣污染;2、核能發電不會產生加重地球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3、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幾百萬倍,故核能電廠所使用的燃料體積小,運輸與儲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百萬瓦的核能電廠一年只需30公噸的鈾燃料,一航次的飛機就可以完成運送;4、核能發電的成本中,燃料費用所占的比例較低,核能發電的成本較不易受到國際經濟情勢影響,故發電成本較其他發電方法為穩定。核能是可持續發展的能源,如果解決了核聚變技術,那么人類將能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
核能作為一種高效、安全的能源在發達國家已經被廣泛使用,而我國核電的民用歷史還非常短暫,前期國家相關部門曾經表示調整能源結構的優先選擇是加快發展核電,因此核能發展在國家政策扶持下具備良好的發展前景,二級市場應重點關注個股中核科技及上海電氣,這類公司有望長期享受巨額投資所帶來的收益。鑒于此類個股在行業內具備較強的壟斷優勢,可以作為中長線的品種配置。
二、太陽能光伏產業
光伏發電(也稱太陽能發電),是利用太陽電池直接將太陽光能轉化為電能。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究人員開發出光電轉換效率為4.5%的單晶硅太陽電池,使人類直接利用太陽能發電的夢想成為現實。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日本、德國等紛紛制定扶持政策和發展規劃,光伏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成為全球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關注和爭奪的焦點。我國目前也在大力發展光伏產業。2007年,我國從事光伏組件生產企業共計200多家,到2008年這個數字劇增至近400家。而2008年我國的光伏產能首次超過德國,位居世界第一。在我國光伏產業急劇膨脹的推動下,上游裝備產業也發展迅速。2008年我國太陽能電池設備總銷售額達17.66億元,增長迅速。其中,太陽能級硅單晶生長和加工設備銷售額達12.26億元,占太陽能電池設備銷售收入的69.4%;太陽能電池芯片制造設備銷售額為5.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