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已經特別提出,要促進風電規模化發展。按照規劃,國家將力爭用10多年時間在甘肅、內蒙古、河北、江蘇等地形成幾個上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
據了解,為了適應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快速發展的需要,國家今年將加快研究調整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風電發展目標和建設規劃,此前公布的預期目標都將作大幅調整。
用改革促進能源行業健康發展
2008年底,由于主要供煤企業與五大發電集團在電煤價格上互不相讓,歷時7天的“2009年全國煤炭產銷銜接合同匯兌會”未能打破近年來煤電博弈的僵局,雙方一單未簽。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負責人對此直言,煤電雙方僵持不下的原因根本不在于價格,而是煤炭和電力企業身處市場和計劃兩種不同體制的博弈。
“市場煤”和“計劃電”之間矛盾突出,煤炭行業內部也存在著“合同煤”與“市場煤”的“雙軌制”。而且,由于大煤礦集中度不高,小煤礦多、散、亂,國家對煤炭生產供應的調控能力受到限制。
在石油方面,出于經濟發展和民生考慮,我國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價格并不完全接軌。2008年上半年國際油價一路高漲時,國內國際價格曾一度嚴重倒掛,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積極性,進而影響到市場供應。
“電煤供應緊張,國內局部時段的油荒,都與現行體制機制和財稅價格體系有很大關系。”張國寶指出,受各方利益影響,繼續推進改革難度很大,但如果不推進改革,這些問題不可能徹底解決。
從2009年1月1日起,我國決定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取消了原在成品油價外征收的六項收費,提高了燃油消費稅水平,完善了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
專家指出,雖然從現在看,因為需求不足,油價下降后石化企業利潤壓力較大。但從長期看,改革確立了市場機制,有利于能源企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