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電價下調引發“搶裝潮”
在過去五年的時間里,我國
風電上網電價一直原封未動。去年以來,關于風力發電價格下調的消息不斷傳出。在2014年9月的“陸上價格座談會”上,擬將風電四類資源區標桿電價從目前的0.51、0.54、0.58、0.61元/千瓦時,調整為0.47、0.5、0.54、0.59元/千瓦時。
上網電價下調將對風電發電企業意義重大,以我國風電裝機量最大的企業龍源電力為例,該公司2013年新增核準風電項目37個,合計裝機容量276萬千瓦時。若按照上面的計算方式測算,假若這些風電裝機均在明年6月30日后投產,損失將在1億-2億元。
2014年12月31日,國家發改委正式下發《關于適當調整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明確對陸上風電繼續實行分資源區的標桿上網電價政策,并將第Ⅰ、Ⅱ和Ⅲ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下調0.02元/千瓦時,第Ⅳ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保持不變。
事實上,自風電上網電價下調的消息傳出后,大唐、中電投、龍源電力、中節能等在內的風電企業均加快了風電場的投資建設步伐。
“搶裝潮”今年或將延續
“由于新電價政策適用于2015年1月1日以后核準,以及2015年1月1日前核準但于2016年1月1日以后投運的風電項目。今年投運的風電項目仍將能夠享受以前的電價政策,各企業肯定會在大限前加快風電項目投資,‘搶裝潮’今年仍將持續。”林伯強說。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指出,雖然“搶裝潮”是一種市場行為,但是短期內裝機猛增將超出之前的電網規劃,給并網裝機都帶來不少問題,進一步惡化棄風問題。在林伯強看來,考慮到“搶裝潮”今年將要延續,加上整體的電力市場增長放緩,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棄風狀況應該都不會有所好轉,棄風率還有可能繼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