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投資者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保持著亢奮情緒的同時,國家電網公司作為能源的傳輸者也在傳遞著另外一種聲音。在7月30日舉行的“國家電網公司促進新能源發展工作會議”上,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用大段的時間闡述了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性,當然他在分析新能源發展給電網帶來的困擾時也花費了同樣多的時間。風電缺乏統一規劃,技術標準不完善是他反復強調的問題。
與去年9月26日召開的同樣主題的會議不同,此次會議不再是一場公司內部的討論會,在風電投資中占據大頭的五大發電集團及行業主管單位的相關負責人都被請到了會場,國家電網公司希望自己的聲音能夠進一步擴大。在去年,國家電網公司還只是小心翼翼地指責風電場給電網帶來的技術難題和安全隱患,而今國家電網公司則更為主動地推出了《風電場接入電網技術規定(修訂版)》和《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
至于這兩項企業的內部標準何時能夠上升為行業標準,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其實舒印彪的心里也沒底,他有些無奈地表示,“在中電聯討論新能源接入的技術標準時,國家電網公司的一張嘴要對著發電公司的幾張嘴,結果可想而知。”
然而,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的技術標準成為繞不開的話題。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處處長梁志鵬在會議發言中透露,下一步要盡快建立起新能源并網技術規范以及新能源檢測機制,而國家電網制定的風電場、光伏電站接入電網的技術標準對國家層面的標準制定將起到參考作用。
風電“爆發式”發展
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風能呈現出“追風”式的發展速度。2008年底,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2100萬千瓦,約占總裝機的3%。其中,風電并網裝機894萬千瓦,同比增長113%;太陽能發電裝機14萬千瓦、同比增長40%;生物質能發電約300萬千瓦。截至今年6月,全國風電并網裝機1181萬千瓦,同比增長101%。
根據相關預測,2020年,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將達到2.9億千瓦,約占總裝機的17%。其中,核電裝機將達到8600萬千瓦,風電裝機接近1.5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將達到2000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將達到3000萬千瓦。
針對外界有關電網制約風電發展的質疑,舒印彪澄清,“經過國家核準的風電場全部按時接入電網。截至今年6月底,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內923萬千瓦風電裝機全部順利接入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