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昌 徐濤 梁偉
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
一、概述
2015年,我國風電場裝機容量增長速度比2014年有明顯提高,新增安裝風電機組(臺灣省未計入)16740臺,新增裝機容量30753MW(其中海上風電場360.5MW) ,同比增長32.6%。截止2015年底,我國風電機組累計吊裝92981臺,累計裝機容量145362MW,同比增長26.8 % 。
2015年,我國新增裝機的風電機組平均功率為1837kW, 2014年為1768kW,同比增長3.9%。截止 2015年底,我國累計裝機的平均功率為1563kW;同比增長4%。在2015年的我國新增風電機組中,1.5MW和2MW風電機組占據主體地位,占全國新增裝機容量的84%;與2014年相比,2015年1.5MW機組份額(34%)下降了12個百分點,而2MW機組份額(50%)上升了10個百分點;另外,功率在2.1MW-2.5MW之間的機組份額為12%,功率在2.6MW-3MW之間的機組份額為2%,其它機組份額為1%。
截止2015年底,我國累計風電裝機中,1.5MW的風電機組仍占主導地位,占總裝機容量的56%; 2MW的風電機組市場份額達到28%,小于1.5MW的機組古到8%,容量在2.1MW-2.5MW機組占到5%, 2.6-3MW風電機組所占比例不斷升高,達到2%.另外,功率在1.5MW-2MW之間的機組份額為1%。從1.5MW和2MW機型歷年裝機看,1.5MW機組最早裝機出現在2004年,2004年至2010年裝機量持續上升,2010年達到裝機量峰值,之后出現下滑,直到2014年裝機容量再現上升,2015年又呈下降態勢。2MW機組最早裝機出現在2006年,之后裝機容量一路攀升,并持續保持上升態勢。
2015年,我國新增風電并網容量2940萬千瓦。到2015年底,中國(臺灣省未計入)風電場風電機組累計并網容量約12671萬千瓦,占全國各類電源總裝機容量的 8.4%0 2015年,我國風電場風電機組發電量達到1841億kWh,比2014年同期(1550億 kWh )增長18.8%,占全國電源總發電量(56045億kWh)的3.3%。
2015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臺灣未計入)超過100萬千瓦的省份有11個,分別為新疆(658.3萬千瓦)、內蒙古(335.5萬千瓦)、云南(232.5萬千瓦)、甘肅(193.3萬千瓦)、山西(170.5萬千瓦)、貴州 (130.8萬千瓦)、山東(129.7萬千瓦)、寧夏(223.0萬千瓦)、江蘇(121.2萬千瓦)、河北(115.8萬千瓦)湖南(100萬千瓦)。
到2015年底,中國風電累計裝機(臺灣未計入)超過600萬千瓦的省份有8個,分別為內蒙古(2566.8萬千瓦)、甘肅(1262.9萬千瓦)、河北(1103.0萬千瓦)新疆(1625.1萬千瓦)、山東(956.0萬千瓦)、寧夏(837.6萬千瓦)、遼寧(752.5萬千瓦)和云南(601.55萬千瓦)。
2015年底,風力資源豐富的內蒙古自治區在我國實現累計風電裝機容量2566.8萬千瓦,建成了輝騰錫勒、輝騰梁、巴音郭勒和赤峰等多處大型風力發電場,成為唯一超過2500萬千瓦級風電裝機大省,占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的17.66%.與此同時,中國國電集團所屬風電場到2015年底,累計并網容量超過了2421萬千瓦,占全國16.7%。
2015年,我國金風科技、國電聯合動力、廣東明陽和遠景能源進入全球前十大風電整機制造企業行列。2015年,我國新增裝機容量超過200萬千瓦的機組制造商有8家:金風科技(775萬千瓦)、聯合動力(306萬千瓦)、廣東明陽(251萬千瓦)、遠景能源(251萬千瓦)、上海電氣(193萬千瓦)、湘電風能(151萬千瓦)、東方電氣(139萬千瓦)和運達風電(126萬千瓦)。同時,我國風電機組的招投標價格也有所回升,主機每千瓦平均價格上升到4200元以上。
2015年我國風電場平均滿負荷利用小時數回落到1731小時,比2014年的1908小時同比減少177小時,風電場運行狀態令人擔憂。
2015年我國因棄風限電造成的電量損失為338.8億千瓦時,比2014年增加190億千瓦時;棄風限電情況明顯惡化,全國風電平均“棄風率”為15.5%,同比上升了7個百分點。
所有這些數字都說明,我國風電產業經過多年技術進步后,跨過了連續快速發展的階段,已經進入矛盾逐漸暴露的發展階段。迫使國家發改委不斷制定相應政策,確保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上網。同時嚴格限制棄風限電嚴重地區風電場的新建規模,督促加快外送通道建設,爭取盡快扭轉棄風限電進一步惡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