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材料指由兩種以上物理和化學性質不同物質組合成的多相固體材料。基于玻璃纖維機械強度高、絕緣性好、耐腐蝕性好、輕質高強等優點,以玻璃纖維及制品作為增強材料、以合體樹脂作為基體材料的玻纖復材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能夠替代鋼、鋁、木材、水泥、PVC等多種傳統材料,在風電葉片、汽車與軌道交通、建筑材料、工業管罐、電力絕緣、電子電器、航空航天等領域廣泛應用。數據顯示,全球玻璃纖維行業下游應用中,建筑建材和交通運輸(含管罐)合計占比超過60%,近年來電子電器應用占比有所下降,2022年玻璃纖維下游需求中個,電子電器占比從21%下降至15%,新能源環保行業應用提升至12%。
玻纖復合材料由玻纖制品進行深加工制成,主要分兩種主要類型:熱固性復合材料(FRP)和熱塑性復合材料(FRT)。熱固性復合材料主要以熱固性樹脂如不飽和聚酯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等為基體,熱塑性復合材料以聚丙烯樹脂(PP)、聚酰胺(PA)為主。熱塑性是指加工固化冷卻以后,再次加熱仍然能夠達到流動性,并可以再次對其進行加工成型,熱塑性復合材料具有可回收、加工成型快、造價低、密度低、強度高、抗沖擊好、抗疲勞好等突出特點。全球復合材料行業組織JEC數據,2022年全球復合材料產量約為1270萬噸,2018-2022年產量復合增速約3%,其中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產量占比為94%,天然纖維復合材料占比4%,碳纖維復合材料占比為2%。玻璃纖維復合材料中,熱塑性增強材料產量占比快速提升后,近五年占比趨于穩定,主要源于全球風電市場迎來較快增長,拉動熱固性復合材料的增長。
玻纖在風電整機中主要集中使用于葉片,少量用于整流罩、發電機艙保護殼等部位。風電葉片目前主要采用玻璃纖維/碳纖維、輕木、樹脂等材料復合而成。從葉片結構來看,玻璃纖維/碳纖維制成的拉擠板主要用于葉片主梁。發電機艙保護殼等部位使用的玻纖以手糊為主,用量較少。傳統葉片制造材料主要為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而當葉片長度超過一定值后,全玻璃鋼葉片重量較大,性能上也有較多不足,可能會出現共振問題、扭轉問題等。隨著海上風電大型化進程加快,120米以上葉片用玻纖或難以滿足其性能要求,海上風電的碳纖維滲透率將迎來提升。但由于碳纖維價格較高,且玻纖性能可以充分滿足陸上風電的要求,故玻纖復合材料仍將是風電葉片最主要的材料。
華經產業研究院研究團隊使用桌面研究與定量調查、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客觀的剖析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發展的總體市場容量、產業鏈、競爭格局、經營特性、盈利能力和商業模式等。科學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歸分析、SPACE矩陣等研究模型與方法綜合分析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市場環境、產業政策、競爭格局、技術革新、市場風險、行業壁壘、機遇以及挑戰等相關因素。根據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精心研究編制《2023-2028年中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為企業、科研、投資機構等單位投資決策、戰略規劃、產業研究提供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