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從07年大家知道我們有德國的公司進入到中國,提供風能,我在這兒作為一個整機制造商面向全球視角介紹一下。中國市場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我們希望加入中國市場當中,整機制造商我們在歐洲進行產品提供我們不斷擴張到全球,我們覺得中國市場會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美國市場有新的政府的政策,而且對我們是有益的,我們要來考慮一下對于中國來講你們在零部件方面,是擁有優(yōu)勢,你們可以進入到北美市場當中,對于我們講我覺得有一種趨勢,在亞洲市場也會遵循,就是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我覺得在這方面這個領域變得競爭性越來越高了,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我們在海上方面也做了非常好在歐洲得到很大的收益,我們覺得在有關中國的發(fā)展方面我們希望能夠帶來我們的競爭技巧,我們可以加入良好的公平的競爭我可以充分做出努力,提供整機,我覺得在這兒的制造商的行業(yè)我和我們合作伙伴合作非常好,我們主要針對是高質量和長期收益,就各個項目都是如此,我們的市場份額可以得到均衡,不僅僅是限定與08年30%,可以是15%,可以預測中國2010年的趨勢,就幾十兆裝機容量,我們會到中國市場向大家提供我們的技術,和大家建立合作伙伴的關系,一起發(fā)展中國的市場。
郭健:對這次金融危機過去以后,我個人認為金融危機對于中國的風電產業(yè)可能是有利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國家政策投資四萬億信貸政策大量發(fā)放,對于風電是一個促進作用,我知道從我們公司今年開可以保持一個高的增長速度,我們周圍的供應商大家說不是缺多少是增長了多少,這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就是說這次的金融危機由于原材料下降,等等原因是整個風機設備半年之內下降了20%,動投資商的意義更大,就是獲得更大的收益,還有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機在其他行業(yè)訂單減少,大家大量涌入了風電行業(yè),這個涌入風電行業(yè)造成了今天大家說產能過剩,但是從另一方面是積極的方面,大家都進入的時候,大家都在摸索探討把中國風電往前推動是一種進步,現(xiàn)在看不管是從投資商更加理性,從整機廠技術也在進步,包括供應商,零部件提供的,都在快速進步。
那么我想這種進步中國風電設備更加有競爭力,可靠性能更加高,未來中國風電市場一定是一個促進,我們非常看好中國未來得風電市場謝謝。
李俊峰:最后一個很熱的話題,大家在討論一個問題,中國風能過剩,嚴格意義按照國務院文件,或者是國務院常委會議精神叫做風機整機裝備制造業(yè)產能過剩,嚴格意義準確說法是這樣,這個東西正好對在座都是搞整機的,對整機的影響是最大的,我想這是一個比較難回答的問題,也是不能回避的問題,在座的企業(yè)家整機制造商老總怎么看待風力裝備整機制造過剩這樣一個問題,它會下一個階段,未來三五年對中國整個整機制造業(yè)會有什么影響。
韓俊良:主席講的問題是中國涉足新能源,關心新能源,從政府到小孩,每一個人都在討論這個問題,中國風能產能過剩,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研判這個話題,第一作為國家提出來防止風能設備的產能充分建設,由過剩的現(xiàn)象我覺得政府就是吸取了我們過去幾十年其他產業(yè)比較的經驗教訓,即時給我們風電制造企業(yè)一個提醒,高度前面有困難,大家都在往里面擠風險很大,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提示。希望大家能夠謹慎的進入這個行業(yè),促使我們已經進入這個行業(yè)的能夠更好的健康的適應市場,增強市場競爭的能力,我覺得是政府對這個行業(yè)非常好的意見,回避我們過去在其他產業(yè)上面造成的一些浪費,造成投資的過分,我們不能走過去浪費換來高速度,損失換來高效益。
第二可以加速整個產業(yè)提高企業(yè)核心競爭力,企業(yè)這個行業(yè)過剩不過剩是由市場說了算,大家覺得有市場效益可賺,他就進入這個市場,哪一個企業(yè)可以在市場上做更好,更強是市場精整的問題,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強對行業(yè)一個重組的力度,和對優(yōu)勢企業(yè)會發(fā)生更好,更有很好的環(huán)境,大家可能還不太熟悉國務院在38號文件,里面重要的兩條就是第一提高技術門檻,設定技術標準,第二要支持優(yōu)勢企業(yè),進一步做強做大,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我們同行,海外企業(yè)家,講到中國市場我們外國企業(yè)比較難,我們到國外碰到同樣的困難,有市場的競爭,有環(huán)境的不熟悉,有碰到各樣各種的問題,所以我覺得對于扶優(yōu),扶強使我們中國企業(yè)具有國際競爭力是我們風電企業(yè)的一個重要戰(zhàn)略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