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以來國家系列擴大內需政策的出臺,尤其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開展,將大大增加對土工合成材料等產業用紡織品的需求。同時,國家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舉措也將為醫療衛生用紡織品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逐步凸顯了行業整體產品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創新產業鏈構架不完善等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現實問題。
“國內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整體研發水平不高,投入較少,同質化競爭激烈,高端產品供不應求,低檔同類產品增長過快、供過于求,過度依賴低水平、低價位的價格競爭,產品性能、功能要求的創新能力不足,不利于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據朱民儒介紹,目前國內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普遍存在四大問題。
一是尊重知識產權意識薄弱、行業標準滯后、產品質量缺乏監管、專業技術人才短缺。二是自主創新產業鏈前后銜接不夠緊密,未能有效以市場需求引導新產品研發方向。三是配套產業用紡織品專用纖維原料的制品開發能力不足,先進的進口設備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四是技術研發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急需統籌加強建設。
以醫用紡織品為例,據山東俊富無紡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亦武介紹,目前國內醫用紡織品的發展受限于國內標準不統一等現實問題,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僅人造器官、人工關節等仿生醫用紡織材料領域每年就有40億美元進口量。
朱民儒表示,促進高技術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發展,將有利于我國紡織工業整體的產品結構、效益結構優化升級,并將有效推動下游終端應用市場發展。按照調整振興規劃,下一步我國產業用紡織行業將加快淘汰落后產品和工藝,增加產品功能性和技術性含量,并積極推進相關標準和質量認定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
據規劃主要起草者之一、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介紹,未來3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纖維消費量將每年增長80萬至100萬噸,在全行業纖維加工總量中的比重將增加到19%左右。產業用紡織品將在醫用紡織品、過濾用紡織品、土工布、特殊裝飾用、高性能復合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