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初,我國東南沿海的風資源就已基本被“跑馬”圈畢,而市場預期4月份舉行招標的海上風電項目最終定于9月份完成投標,不過此次招標僅被發改委有關人士定性為“試點”,求穩心態顯露。
目前尚處于“摸著石頭過河”階段的海上風電開發,一方面已經吸引了眾多電力央企前赴后繼“爭風”吃醋,陸上風電開發的“巨人游戲”儼然已延續到海上,另一方面開發規劃已為設備商準備好了“海量”的市場盛宴,而且開發端的“巨人游戲”大有向設備端蔓延的勢頭。
分析人士認為,最能夠享受此次海上風電開發熱潮利好的設備商還是國內龍頭企業,中小企業所占份額正在持續縮水。其中,金風科技(002202)、湘電股份(600416)、華銳風電等領跑海上大容量風電機組研制的上市公司中標的把握最大。
謹慎心態主導招標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5月18日已經開始向企業發標,計劃給企業4個月的籌備時間,在今年9月份舉行投標。
據權威人士透露,國家近期啟動的首輪海上風電場項目特許權招標,選擇四個3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項目,主要位于江蘇和山東兩個省內,將分別選擇兩個30萬千瓦的近海風電場和兩個20萬千瓦的灘涂風電場項目。
據李俊峰介紹,此次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將采取“捆綁式”招標的方式進行,即將項目開發商、風電設備商和專業安裝公司三者聯合招標,至于誰與誰聯合投標都是企業自行決定,一切都將在投標時才能明朗。
國家能源局有關人士表示,此次招標,電價因素在招標綜合打分中只占六成比重,其余四成比重要看投標企業出具的經營管理方案是否科學合理,因此不會重演陸上風電招標時“超低價中標”的現象。
提到此次招標可能定出怎樣的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李俊峰表示很難預測,但可以肯定,電價肯定要比陸上風電的上網電價高得多。而能源局有關人士預測,此次招標產生的風電上網電價可能比東海大橋風電項目稅后為0.978元/度的上網電價略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