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上月正式對外推出的國內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吸引了眾多央企到場。《第一財經日報》獲悉,華能、中廣核、神華等公司都已購買了標書,參與這場新能源的盛宴。
招標報名9月截止
我國海上風能資源非常豐富,5公里到20公里水深、海平面50米以上的地區,共可裝機約2億千瓦容量。
昨天,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王民浩在“2010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論壇上透露,各方準備一年之后,我國已啟動了總計100萬千瓦的首輪海上風電招標工作。招標分為四個小項目,全部集中在江蘇。
其中,江蘇濱海、射陽兩處為近海風電項目,各裝機30萬千瓦;大豐和東臺兩處則為“潮間帶”項目,各20萬千瓦。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秘書長李俊峰告訴本報,上述幾個項目現已對外發標書,將在9月12日截止,隨后投標書將提交到國家能源局。
王民浩說,從國內企業的現有風機生產能力來說,選擇現在招標不失為一個好的時機。“2002年前后,我國僅能生產小批量陸上風電機組。2003年,國內企業基本可產大型風電機組。2009年年底,能批量生產2兆瓦及以上風機的,有華銳風電、金風科技(002202,股吧)、北重、上海電氣(601727,股吧)、湘電股份(600416,股吧)以及海裝公司等,今年年底還能再增加一些廠家。”
大唐集團下屬某公司高層告訴記者,第一輪競標是不容錯過的競標時機。當記者問到,大唐集團是否會參與其中時,他的答案是“毫無疑問”。
本報向華能新能源、中廣核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風電”)、神華集團下屬的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等多位負責海上風電業務的高層詢問之后發現,他們無一缺席這場投標。
低價競標是否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