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司競爭優勢突出
規模優勢:公司是行業的龍頭企業,市場份額遙遙領先于第二名,公司的規模優勢明顯,一方面風電鑄件多為非標產品,具備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性的屬性,因此需要大量的模具和前期研發試生產,待批量化生產后只有具備較大的規模才能使固定成本得到攤薄,規模較小的企業將難以承受較高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公司在采購原材料上具有相對較強的議價能力,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因此比對手更有競爭力。
技術優勢:公司始終堅持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注重自主知識產權的建設,公司產品獲得了多項科技成果鑒定證書和高新技術產品認定證書,其中1項專利填補了國內低溫球鐵鑄造技術的空白。公司作為龍頭企業,每年都有幾千萬的研發投入,擁有一批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實力雄厚。目前,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生產3MW及以上機型風電鑄件的公司,且已經開始供給全球前十大風機巨頭,短期內公司將壟斷大機型的風電鑄件。
成本優勢:公司已經形成了風電關鍵零部件模具、鑄造、加工、涂裝一條龍配套生產能力,直接采購生鐵進行加工以鑄件賣出,成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時,公司通過不斷的擴張產能以攤薄固定成本進一步的降低成本。
客戶優勢:公司的客戶為GE、VESTAS、西門子和金風科技等風機巨頭,由于獲得供應商資質需要經過前期的試生產、產品認證、產品試用等階段,周期較為漫長,較為順利的情況下也需要1-2年時間,這就給新進入者造成了較高的壁壘,同時公司作為龍頭與客戶關系較為緊密,合作穩定。
(三)公司毛利率具備較大彈性
公司產品定價模式不同于風塔等的成本加成定價模式,而是直接根據產品供需定價,即在風電行業景氣度較高的時候,需求較為旺盛,因此產品價格較高;在風電行業低迷的時候,需求較為疲軟,因此產品價格較低企業甚至虧損。
從公司的情況來看,2010年風電行業景氣的時候,公司的毛利率高達29.21%,主要原因是2010年公司風電鑄件銷量達到16.28萬噸,為近幾年最高點,同時銷售均價為1.21萬元/噸。2011-2013年,風電行業持續低迷,公司毛利率降到20%以下,主要原因是公司的風電鑄件銷量較2010年有了一定的下降,在11-13萬噸左右,導致生產成本有了一定的上升,同時銷售均價在1.1萬元/噸左右。隨著行業的逐步復蘇,2014年,公司風電鑄件銷量有望達到17萬噸,為歷史最高點,雖然售價仍然維持在1.1萬元/噸左右,但固定成本的攤薄使得公司的毛利率較2011-2013年有一定的上升,我們預計2014年公司的毛利率將達到25%左右,同比提升約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