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要達到48億噸標煤的消費量,“十三五”期間,每年將新增1億噸標煤。作為對比,2015年能源消費總量增長僅為4000萬噸標煤。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認為,要達到48億噸的消費量,只能希望能源消費“超低增長”期盡快過去,“十三五”中后期能源消費加速增長。
能源消費的“超低增長”的具體因素并不清楚。但大的原因很明顯: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結構調整、能源效率提高等。
在韓文科看來,到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很可能只有46億噸標煤。“十三五期間,平均每年新增能源消費量5000萬噸標煤,就不錯了。”
業內有多家研究機構都對未來能源消費總量做出了預測,結論各不相同。但總的趨勢仍有共識,未來能源消費增速將不復過去的高速增長。
一般來說,電力消費增長要高于同期經濟增長及能源消費的增長。2015年電力消費的超低增長同樣令人意外。但不同的是,專家們普遍認為,電力消費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電力的增長一是來自于增量,如中國人均電力消費量較發達國家仍有差距;二是電能替代仍有較大空間,如用電能替代散燒煤、電動車替代燃油車等。
中電聯副理事長王志軒認為,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電力消費彈性系數在0.5是比較合適的。這意味著,如果未來五年中國經濟按底線6.5%增長,年均電力消費增長將在3%左右。
能源“十三五”規劃正在制定中,預計3月初稿完成,提交國務院各部委征求意見,并最終修正定稿。《財經》(博客,微博)記者了解到,官方對未來能源消費的判斷趨向樂觀。目前能源“十三五”規劃初步確定的到2020年的能源消費總量為“50億噸標煤左右”。
煤炭峰值提前來臨?
今年1月,國際能源署發布《2015煤炭市場中期報告》,對中國煤炭市場的看法發生了180度的轉折。國際能源署認為,中國煤炭消費量很可能已經到達了峰值。而在《2014煤炭中期市場展望報告》中,國際能源署還認為,未來五年中國煤炭消費量不會達到峰值。
中國煤炭消費量的增長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在2007年到達了72.5%的高峰,此后占比逐漸降低。2015年,預計煤炭消費量占一次能源比例將下降到64.4%。
第二個階段始于2013年,煤炭消費量到達頂峰,絕對量開始下降。2014年煤炭消費量同比下降了2.9%,煤炭消費減量約1.2億噸。2015年煤炭消費減量加速,前11個月,煤炭消費量同比降低4.6%,煤炭減量1.7億噸。
2015年之前,多個研究都指向,煤炭峰值將于2020年來臨。2014年初,煤炭工業規劃設計院等機構組成的“煤炭峰值研究課題組”公布研究結果,認為2020年煤炭峰值將來臨,彼時業內還驚呼煤炭峰值提前來臨。
課題組負責人之一、煤炭工業規劃設計院原副院長李瑞峰介紹,課題組結論中煤炭增長的基礎在煤化工和煤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