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第9號超強級臺風“利奇馬”登陸以來,三峽福建福清興化灣風場海上試驗風場雖未正面遭受超強臺風沖撞,卻處于“利奇馬”核心7級風圈以內。明陽智能憑借對臺風的深刻理解和抗臺風核心技術的掌握,充分利用臺風資源,以高可靠優異表現使得風電場電量收益達到最大。據統計,8月6日0時-8月11日24時,受臺風影響在平均風速11.45m/s情況下,MySE5.5/7.0MW(Y8號)機組等效小時數116.2小時,總發電量63.9萬度,為客戶帶來可觀經濟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8月11日,來自三峽福建福清興化灣海上試驗風場的最新數據顯示,自機組并網運行以來,明陽智能MySE5.5/7.0MW海上風機等效滿發小時數率先突破5000小時,發電量超過2757萬度,機組可利用率99%以上,展現出機組穩健的高效與可靠性能。
半直驅技術先天的高效基因是高發電量背后的秘密。基于半直驅機組所特有的齒輪箱與發電機效率優勢,機組傳動鏈效率高達97%以上;同時半直驅技術較傳統技術路線機型的并網轉速范圍寬廣,使風輪可以在更寬的風速區間內追尋最優葉尖速比,提升Cp效率,使得MySE具有先天的效率優勢。
除了從基因上為機組注入航空級的“可靠性”,加上“半直驅”優勢,契合了海上風電更為嚴苛的要求外,發電量成績單與后期運維密不可分。
在興化灣,明陽智能根據風機子系統關鍵指標(溫度、壓力、電流、電壓等)及其運行數據,結合自然環境數據,利用變權理論、模糊綜合評價、神經網絡等算法,建立風機運行狀態評估模型,分析當期狀態(本次機組運行數據所體現的機組狀態)與標準狀態(通過車間測試以及機組初期運行數據所得到的機組狀態)以及上期狀態(上個時間段機組運行數據所體現的機組狀態)進行對比分析,動態地對風機運行狀態進行評估及預測,實現風機關鍵部件系統缺陷隱患預警,在故障萌芽狀態時及時處理,實現預防性維護。
以發電機為例,根據神經網絡算法獲取發電機系統溫度曲線模型用以評估機組實際運行狀態。下圖所示為機組連續滿發狀態下發電機子系統的溫度曲線圖,可以發現此時段內溫度逐漸趨于穩定,變化趨勢正常,與標準狀態以及上期狀態相比,變化范圍正常,無潛在問題。
發電機子系統溫度曲線圖
目前,明陽智能已建立超過100個零部件及系統預警模型,實現齒輪箱、發電機、主軸承、葉片等核心大部件全覆蓋,準確率超過85%。
依托優秀基因和后期精細化預測維護機制,明陽智能機組自入駐三峽福建福清興化灣海上試驗風場以來,從吊裝伊始、并網發電,直至如今取得卓越的運行成果,都呈現出全場最優表現。
明陽智能深耕海上風電十余年,將結合興化灣海上試驗風場MySE5.5/7.0MW半直驅機組的運行表現和后評估技術,分享海上開發經驗,探索海上風電場的智慧航路,為后續海上風電建設和海上項目的運行維護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