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分析時一門新興發展中的學科,它具有兩個特點:第一是綜合性,即它涉及廣泛的學科領域和技術門類;第二是實用性,即具有很強的生產應用背景。
>>>>
機型零部件失效分析的目的
以提高產品質量為目的,找出造成機械產品失效的原因及影響因素,提出改進措施,防止同類失效現象的重復出現。
以技術開發、技術改進、技術進步為目的。
以仲裁失效事故為目的,確定事故的責任方。
對產品失效的預防,避免同類零件的失效現象重復發生。
>>>>
機械產品的失效分類
機械產品失效分類有兩種主要系統:
按照失效類型分類;按照失效原因分類。
機械產品失效類型有五大類:
變形、斷裂、腐蝕、磨損和老化。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為更多的類型,斷裂失效可分為塑性斷裂、脆性斷裂、環境促進斷裂和高溫斷裂。
機械產品失效原因分為四大類:
設計不當、制造工藝不當、材料冶金缺陷和使用操作失誤。每一類中都有其具體原因,例如制造工藝不當可能涉及切削加工、熱處理、電鍍或裝配的具體工藝。
>>>>
失效分析的步驟
1)收集背景資料和偵查失效現場
失效現場必須注意保護,等待有關人員進行偵查。失效現場的一切證據應該維持原狀,完整無缺和真實不偽,這是保證失效分析順利進行的先決條件。
偵查失效現場采用目視檢查、照相、錄像、測量、繪圖和文字描述等方法。初步檢查失效零部件的外觀特征,注意附件的碎片、殘留物和可疑痕跡。
收集背景資料指機械零件的服役歷史,工況,設計資料,制造工藝記錄和檢驗記錄等。
2)失效零部件的宏觀檢查
對失效零部件進行宏觀的檢查,確定失效的模式、失效的部位、失效的程度,初步判斷出可能的肇事件。
3)失效件的理化檢測
對已判斷出的肇事件進行一系列理化檢測,確定其性能、工藝、材料等各方面是否符合標準。其中包括斷口分析、化學分析、金相分析、硬度檢測等。
4)確定失效原因
通過對肇事件設計、工藝、理化等各方面的排查,綜合分析檢查結果,得出零部件的失效原因。
5)完成失效分析報告
報告中列出和分析全部重要證據,作出規范化結論,相應地指出預防同類零件失效的預防措施和對零件的補救措施。
作者 王雪嬌 高級工程師
南京安維士傳動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