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歐洲目前由于風能增長速度太慢,導致其難以達成能源和氣候目標。根據歐洲風能協會2021年年度統計數據,歐盟在2021年僅新建了11GW容量的新風電場,并計劃在2022-26年期間每年建設18GW。但歐盟每年需要30GW的新增風能來實現其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目標。緩慢的擴張速度正在影響歐洲的風能供應鏈。歐洲風能協會在致歐盟委員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的一封信中強調了歐洲風能行業的不佳狀況。
近日歐洲風能協會發布了2021年度統計數據,凸顯了歐洲風能的擴張速度不足。數據顯示2021年歐洲整體新增風電裝機17.4GW,總裝機容量達到236GW。EU-27安裝了11GW的新風能。歐洲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的81%是陸上風電,去年新建風能最多的國家依次是英國、瑞典、德國、土耳其和荷蘭。其中瑞典建造了最多的陸上風電,英國建造了最多的海上風電。
歐洲風能協會年度統計數據還展望了2022-2026年期間發展前景,他們預計歐盟將在未來五年內平均每年建設18GW的新風電場,情況會比2021年要好,但仍遠低于歐盟為實現2030年40%的可再生能源目標而應建設的風力發電量。
2022-2026年期間,四分之三的新增風電仍將是陸上風電。預計德國將在未來五年內安裝最多的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其次是英國、法國、西班牙和瑞典。
“為了實現2030年40%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歐盟每年需要建造30GW的新風能。但它去年僅建造了11GW,并且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每年僅建造18GW。這破壞了綠色協議,他們正在損害歐洲的風能供應鏈。”歐洲風能協會首席執行官Giles Dickson說。
政府野心不是問題,許可才是關鍵
大多數歐盟國家都制定了宏偉的國家風能發展目標,但許可仍然是主要瓶頸。幾乎沒有一個成員國符合歐盟可再生能源指令要求的許可程序的最后期限,許可規則和程序過于復雜,許可當局人員配備也不充足。
歐洲風能協會在致歐盟委員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的一封信中解釋了低數量的許可項目如何影響歐洲的風力渦輪機制造商和廣泛的供應鏈,以及該行業如何應對鋼鐵和其他商品價格上漲和國際供應鏈中斷的問題。2021年,歐洲五家風力渦輪機制造商中有四家處于虧損狀態。
“歐洲風能行業正在虧損、關閉工廠和裁員——而此時它應該增長以滿足歐洲風電的巨大擴張需求。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綠色協議就會陷入困境,更不用說歐洲的能源安全目標了。”Giles Dickson表示。
可再生能源能減少歐洲對化石燃料進口的依賴
歐洲綠色協議意味著對氣候采取緊急行動——并促進就業、創新和能源安全。歐洲目前58%的能源依賴進口,特別是依賴昂貴的化石燃料進口。想改變現狀只能依靠發展可再生能源。
歐洲風能協會首席執行官吉爾斯·迪克森(Giles Dickson)表示:“歐洲現在需要采取行動,以確保歐洲公司和歐洲工人能夠實現其可再生能源雄心。解決方案就在那里:簡化許可、促進創新并確保政府認可和獎勵歐洲工業為社會、環境和能源轉型帶來的價值。”
Cefic總干事Marco Mensink表示:“歐洲的化學工業是支持歐盟綠色協議的首批工業部門之一,并有實現氣候中和的雄心。我們的行業正在向直接電氣化和氫能源轉型。風能對于提供化工行業所需的大量可再生電力至關重要——可靠且成本低。歐洲風能協會的新數據清楚地表明,歐洲根本沒有增加足夠的新產能。不同行業所需的絕對數量,它們都將同時增加電氣化,需要歐盟委員會和各國政府采取緊急行動。許可和政府可能成為綠色協議的關鍵瓶頸。”
氣候組織RE100負責人Sam Kimmins表示:“RE100匯集了致力于100%可再生電力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全球各地的公司都在直接大規模采購可再生電力,因為這是在一個公平和開放的市場。它具有經濟意義,然而,為了利用這一巨大的投資機會,政府需要顯著改善采購選擇并減少企業可再生PPA的監管障礙。更關鍵的是,歐盟及其成員國必須加快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速度,以滿足大大小小的公司不斷增長的需求。”
EUROFER總干事Axel Eggert表示:“風能和鋼鐵是歐盟綠色協議氣候中和和循環經濟目標成功的關鍵伙伴關系。100%可回收的鋼鐵是許多綠色技術的核心,尤其是風力渦輪機。為了進一步減少這些技術對環境的影響,歐洲鋼鐵行業正在向CO2歐洲的中性鋼鐵生產,到2030年已經需要約150TWh的可再生、負擔得起的電力。但歐盟并沒有建造足夠的可再生能源來推動鋼鐵行業的轉型。到2050年,歐洲鋼鐵行業將需要400TWh的可再生電力。如果我們不想從歐洲以外進口鋼材,歐盟現在需要擴大國內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