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美國商務部對原產于中國的應用級風電塔做出反傾銷初裁決定,貿易保護主義也阻擋了風電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腳步。另外,由于海外風電市場有較高的認證準入門檻,很多風電設備商難以進入海外市場。截至2012年上半年,華銳、金風的海外市場銷售額僅占其營收總額的9.1%和12.6%。
“作為新能源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風電行業的發展前景毋庸置疑,但產能過剩、結構失衡、企業盈利能力低下、并網率低等問題亟待解決,各項措施均需落到實處。 ”沈宏文表示。
金風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并網是首要問題,由于電網發展速度趕不上風電的發展速度,風電消納問題亟待解決。其次要重視設備質量,風電是一個高風險行業,需要高度重視風電設備質量,設備商要對投資商負責任。 ”
沈宏文認為,制定合理、完善的法律法規是政府應盡的義務,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應盡快出臺風電行業發展規劃,設定行業準入門檻,落實退出淘汰機制,并出面協調電網公司和風電企業,為風電行業的企穩回暖保駕護航。相關企業應通過限量減產、增加研發投入、拓寬市場等措施實現扭虧為盈。
國家電監會副主席王野平認為,當務之急是優化風力發電調度,強化風電電源與電網的統一規劃。同時還要著手建立靈活的電力市場機制,通過市場手段實現資金與技術資源的優化配置,不斷降低風電開發成本,提高風電產業利潤率。(記者 李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