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中國海上風電示范工程
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項目是中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海上風電項目,該項目上網電價是0.978¥/kWh 。
江蘇如東(150MW )潮間帶風電場示范工程的上網電價為0.778 kWh。
4 分析探討
從整個電力市場框架來看,海上風電發展的成本還太高,靠上網高電價來維持,需要解決好誰買單的問題。
當年為促使風電商業化,陸上特許權項目招標為上網電價的確定奠定了較好的指標基礎。2003 年第一批招標,廣東惠來石碑山特許權項目,中標電價0.5013¥/kWh 。其投資成本指標分別為7007¥/kW 和4.084 ¥/kWh ,靠優化設備選型、優化設計、優化施工等,投產后運作證明項目成功。
海上風電發展難于陸上,且難在海上。諸如海上基礎、運輸安裝和海纜等問題都很復雜。海上風電項目的費用客觀上要比陸上項目高,但高出多少合理、市場可接受度等問題還需要考量。從上文對中外海上風電發展對比來看,中國海上項目還有大的改善空間。
就技術方案而論,國內從業者也做了許多有益的探討。譬如風電機組基礎,在潮間帶項目中比較了混凝土、鋼構架和單管樁三種基礎。至于風電機組安裝,江蘇1臺近海(水深4m )試驗機組,采用了“半潛駁坐底”吊裝,把陸上吊裝模式搬到近海的嘗試。基于以上嘗試,《中國能源報》(2012年01月02日)刊登“海上風電產業從貴族變身平民”一文(副標題:每千瓦造價控制在1.6萬元之內,隨著自升式吊裝船、液壓錘的投入,成本將進一步下降)。
此外,必須把海上項目作為復雜系統工程,從規劃選址、前期工作、技術方案等方面不斷挖掘降低投資成本、提高效益的積極因素,避免情況不明匆促落點,前期準備不足,技術方案過于費錢等問題。
總之,中國海上風電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借鑒別人的經驗,并總結自己。
5 結語
“技術可行、經濟不合理,找政策支持”這種模式的計劃經濟路子越來越難。要規模發展中國的海上風力發電項目,就必須從工程全過程管理,重視投資成本,把標志性指標降到合理水平,這是進入市場化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