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訊:我國對海上風電的規劃目標是到2015年投入運行海上風電裝機容量500萬千瓦,目前海上風電發展速度比較緩慢,裝機總量達到38.9萬千瓦,與500萬千瓦的差距比較大,按照目前的發展程度在到2015年很難完成這個目標,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就此,水利水電按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易躍春表示,首先海上風電開發存在一定的難度,我們對海上風電的認識是一個逐步加深的過程。通過這幾年的陸上風電的快速發展,從小到大、從無到有,到現在成為世界第一的風電大國,對風電機組的制造、使用、安裝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行業發展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在陸上風電取得了上述成就的基礎上,對海上風電進行規劃時,也進行了相應的設想,對海上風電的發展速度也給予了較好的希望。但是實際建設過程中,不論是風電機組的制造,還是海上風電場的施工安裝,以及前期的投入,相對于陸上風電來說都存在較多問題,工作難度等級更高。
其次,陸上風電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辦法和相關的技術標準,但是對海上風電來說,由于涉及一些新的部門和管理的要求,造成整個開發建設周期比較長。比如做一個陸上風電場,從測風到可研到建設2-3年可以完成,而海上風電場開發來說,目前完成海洋、海事、環評等前期專題研究工作就需要兩年多時間,加上前期的測風、海洋水文觀測的工作,前期工作需要三年多的時間。所以對于海上風電管理的認識和梳理海上風電管理流程也是一個新的挑戰。因此,由于海上風電前期沒有積累,加上前期準備的時間,完成2015年規劃目標的時間周期就被延長。
第三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就是海上風電的電價。陸上風電的電價是經過從特許權招標逐漸回歸市場引導、逐漸回歸理性的過程。隨著產業的成熟,陸上風電除了棄風限電的影響,大部分風電能夠帶來較好的盈利,各方反應速度、投資決策、開發建設都比較快。海上風電第一期特許權招標開始時,市場反應積極性也比較高,上網電價競爭也比較激烈。后來由于電價遲遲沒有確定,造成大的投資開發企業擔心風險,投資決策難下,因此雖然前期工作做了很多,但是實質性的開發建設動工的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