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新能源發展要敢破舊觀念、舊體制
2016-03-03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瀏覽數:652
“無論老常態還是新常態,企業大批、集中關門或倒閉終究不是一種常態”、“全球能源革命序幕正式拉開,根本上解決霧霾問題已經破題”……3月2日,帶著對當前宏觀經濟新常態、能源革命、光伏產業發展、農業大數據、高端鋼材研發以及分級診療等問題的認真思考和仔細調研后的觀察與建議,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來到北京,準備把這些提案帶上兩會。
“無論老常態還是新常態,企業大批、集中關門或倒閉終究不是一種常態”、“全球能源革命序幕正式拉開,根本上解決霧霾問題已經破題”……3月2日,帶著對當前宏觀經濟新常態、能源革命、光伏產業發展、農業大數據、高端鋼材研發以及分級診療等問題的認真思考和仔細調研后的觀察與建議,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來到北京,準備把這些提案帶上兩會。
客觀看待產能過剩
對于當前我國的宏觀經濟狀況,劉漢元通過數據說明,2015年,我國能源消費出現30年來首次負增長,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和風險繼續加大,經濟運行狀況給宏觀經濟敲響了警鐘。劉漢元認為,新常態實際上是在資源快速消耗、經濟飛速發展,各種弊端和問題出現后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階段,是一個發展時期的分界點。此時,我國經濟已由原先的簡單注重“量”的時代,步入了以“質”為核心的全面提升和轉型期。
如何讓我國經濟在新常態下發展得更好,劉漢元提出三點思考:一是客觀看待產能過剩。他說,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具有的客觀自然屬性。如果不認識和尊重這個客觀屬性,一味地去事前防止或事后清理,都會大量增加社會審批、管理成本,仍然會反復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
二是要正確認識“小政府大社會”。新常態下的中國,仍然或更加需要“小政府、大社會”,還社會活力和動力,這是政府和社會應該形成的廣泛共識,也是媒體和輿論應有的導向。
三是要理性看待通貨膨脹。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從貨幣供應和調控的角度講,CPI許多時候應該被當作一個正面伴生的指標去理解和匹配,甚至可以說,一定的通貨膨脹在很多時候就是經濟發展的潤滑劑和助推劑,而非洪水猛獸。
全球能源革命序幕拉開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和人類生存環境日益惡化,能源安全及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我國當前和人類未來發展的首要問題。對于全球生態環境與能源革命,劉漢元認為,無論從現實需求和當前所具備的客觀條件出發,我們都可認為全球能源革命序幕正式拉開,根本上解決霧霾問題已經破題。
劉漢元認為,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仍占據我國能源消費的主體地位,如不盡早實現能源消費方式和結構調整,只會面臨更大能源需求壓力,更嚴重的生態環境損害,不僅會阻礙國家發展進步,甚至可能危及國家安全。
“如果真正將新能源產業發展起來、動力釋放出來,我國的能源產業也將有著十分光明的前景,這就需要我國在新能源發展問題上敢于打破舊觀念、舊體制、舊格局,敢于實現政策制度的大膽革新。”劉漢元說,無論從我國能源安全供應、環境安全保障、地區經濟發展,還是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出發,我國都需要加快推進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加快建設中西部新能源基地。
- 閱讀上文 >> 歐洲市場成海上風電發展“主引擎” 大功率風機將成主流
- 閱讀下文 >> 2030年蘇格蘭50%能源將來自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