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新能源消納 甘肅勇當“急先鋒”
2016-10-18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瀏覽數:635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部門。新能源是建立在新能源技術基礎上開發利用的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等,具有可再生、清潔、低碳、可持續性利用等特點。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部門。新能源是建立在新能源技術基礎上開發利用的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等,具有可再生、清潔、低碳、可持續性利用等特點。大力發展新能源是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對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甘肅特殊的地理地貌和氣候狀況,賦予了該省豐富的新能源資源,被形象的譽為“風光”大省。但長期以來,“風光”大省的新能源發展之路卻并不風光,飽受社會各界的質疑和非議。
今年8月29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支持甘肅省創建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的復函》,確定甘肅省成為全國第二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的獲批,對破解甘肅省新能源發展“棄風棄光”限電困局、建立高比例和高效率新能源消納體系、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和優化具有重要意義。
甘肅新能源發電量逐年增長,已建成的風電裝機規模1277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三位;光電并網裝機678萬千瓦,位居全國首位。但是,隨著新能源裝機容量的迅速增長,甘肅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發電市場;加之受經濟下行影響,新能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時,甘肅工業發展面臨著供用電、市場煤與計劃電、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等三大矛盾。
甘肅省政府副省長黃強在有關會議上說,甘肅沒有單獨的電力外送通道,主要依靠寧夏、陜西等周邊省份外送通道消納富余電量。火電企業不能滿負荷生產,普遍虧損嚴重;新能源企業“棄風、棄光”問題突出。另外,甘肅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同樣,甘肅是典型的資源型省份,不論過去還是將來,甘肅的發展都離不開資源的開發利用。全省風能、太陽能非常豐富,非常適合發展先進高載能產業,而高載能產業又是國家明令限制發展的產業。
面對這種兩難局面,如何突破,目前已成為甘肅工業發展的一個重大課題和考驗。
從全球范圍看,我國是世界能源消費量最大的國家,傳統能源消費占比高,經濟快速發展給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與日俱增,部分地區環境承載能力接近上限。特別是為應對氣候變化,改善生態環境,去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推進能源“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戰略構想,并莊嚴承諾我國2030年左右碳排放達到峰值。
從國家戰略角度出發,我國也非常有必要選擇一個資源稟賦相對較好的建設集中區,從省級層面進行新能源試點,轉變能源發展理念,探索實現新能源開發規模和提高利用水平并重、開發建設和消納利用并重、開發數量和質量效益并重,努力形成新能源生產轉化、就地消納和規模外送良性循環的局面,對于推動我國能源革命意義重大。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甘肅更應該大力發展新能源,進而緩解傳統能源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約束。出路就是加快推進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建設,有序消納新能源,保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健康有序發展。同時為全國新能源良性發展探索出一條能推廣、可借鑒的路子。
10月12日,甘肅省創建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暨新能源消納工作啟動儀式在蘭州舉行。標志著全國首個省級層面的國家級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創建正式邁入實質進程,同時意味著甘肅新能源消納步入了先行先試、攻堅階段。
面對機遇與挑戰,甘肅新能源消納究竟將如何破局,記者從甘肅有關部門了解到,該省將進一步理順電力運行體制,通過示范創新,加快外送通道建設和在具備條件的地區率先開展新能源就地消納。
建立市場主導電價形成機制
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推進示范區建設,理順電力運行體制。建立和完善市場主導的電價形成機制,啟動輸配電價改革,推動形成在全國具有競爭力的大工業電價水平。
探索“互聯網+新能源”發展模式
在具備條件的地區積極推進微電網示范工程,探索“互聯網+新能源”的發展模式,建立促進發用電雙方直接交易的綜合能源微網。多渠道培育售電側市場競爭主體。努力構建現代配電網,加快推進“互聯網+”智能電網建設。
加快推進跨區域外送通道建設
一直以來,沒有單獨的電力外送通道是制約甘肅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從全國來講,新能源的消納機制尚不是很完備,成為我國新能源開發建設仍面臨富集資源無法轉化利用的瓶頸和障礙之一。
建立以中長期交易為主、現貨交易為輔的電力市場機制,進一步完善跨省跨區外送電市場交易機制,擴大外送電規模。盡快實現河西風光電大規模向華中、華東地區輸送。繼續完善全省主網建設規劃布局,加強河西新能源、蘭州到隴東煤電基地電網建設,進一步加強西北地區省間聯絡線建設,增加新能源電力外送比例,加強與西北電網及相關各方的溝通協調,依靠省間調劑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
率先開展新能源就地消納
圍繞甘肅“十三五”規劃確定的6大產業基地和8大產業鏈,鼓勵、引導有實力、有技術、有市場的企業就近就地消納新能源電力,實現產業與新能源良性互動協調發展。在儲能技術、光熱發電、多能互補、電能替代、無碳城市建設等方面謀求突破,在具備條件的地區率先開展新能源就地消納實踐,努力提升消納水平,探索新能源良性發展的新路子。
實施新能源清潔示范工程
開展清潔能源替代燃煤鍋爐、大型蓄熱、集中供熱站試點,大力推廣分散電采暖替代燃煤采暖技術,穩步推進適用于農村的散煤清潔化替代工作,鼓勵具備條件的城鄉居民和工礦企業實施電炊入戶工程。著力推進“電能替代”,重點開展交通運輸、農業和傳統工業等領域的“以電代煤、以電代柴、以電代氣(汽)、以電代油”工作。
- 閱讀上文 >> 我國風企國際化進程再提速:風機出口金額穩增前8月同比增長208.2%
- 閱讀下文 >> 美國各州將大力發展風電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