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大開發,基礎設施要先行。
把道路通到海邊,把淡水引向海邊,把能源送往海邊!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后,以港口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徐徐拉開了大幕。在沿海地帶,最先沸騰起來的,就是港口、公路、鐵路、電力等建設工地——“路通了,水通了,電通了,沿海才能由經濟末梢變成開放前沿。”
港口,沿海開發的龍頭
10多輛重型卡車往來穿梭,把整車的石塊拋向大海,不斷激起沖天的水花;上百名施工人員揮汗如雨,正在進行上萬平方米的預制場澆筑、材料吊裝和卸運;多艘砂石運輸船緩緩駛來,一聲聲汽笛在射陽河口回蕩……
這是9月9日射陽港的建設場景。射陽縣委書記徐超說:“射陽港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正式開工,是射陽沿海開發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建設深水良港是射陽幾代人的夢想、歷屆班子的追求和未來發展的希望,我們要以加快港口建設為龍頭,奮力開創波瀾壯闊的港海經濟新時代。”
不僅是射陽,沿海港口群正在加快建設:濱海港10萬噸深水航道開工!大豐港二期工程提速!洋口港10萬噸級碼頭開工!作為我省沿海港口群龍頭的連云港港更是日新月異:15萬噸深水航道竣工不久,30萬噸級深水航道又將開工;25萬噸級礦石碼頭建設進入掃尾階段,將可停泊世界上最大的散貨船;廟嶺三期突堤工程,新添的大型集裝箱碼頭將大大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
“沒有港口,沿海地區就是經濟發展的末梢;有了港口,沿海地區就會成為經濟開放的前沿。”省交通廳副廳長王昌保說,江蘇沿海地區暨是隴海、蘭新沿線中西部省份最經濟、最便捷的出海口,同時又是本地臨港產業密集布置的區域,對港口的運輸需求表現為兩個顯著的特征:一是運量需求大,二是層次需求多。因此,建立層次清晰、分工協作、布局合理的港口群,是加快沿海發展的必然要求。
交通,連通大海的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