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媽媽講“野貓”故事,碰巧講透了“銷售本質(zhì)”
2015-11-25
來源:全球品牌網(wǎng)
瀏覽數(shù):1058
中午,我發(fā)現(xiàn)大門附近有只貓在緊張地四處張望,就很好奇地問媽媽是怎么回事。
中午,我發(fā)現(xiàn)大門附近有只貓在緊張地四處張望,就很好奇地問媽媽是怎么回事。
原來這是一只“野貓”,之前經(jīng)常來我家,現(xiàn)在見家里來了這么多“陌生人”,就不敢再進來,只好耐心地觀望院子里的動靜。
為什么會有“野貓”?媽媽告訴我,有些人家全家都出外打工,家里的貓沒人照顧,久而久之就成了“野貓”。
對這些“野貓”來說,最重要的事是找到食物,堅強地活下來。除了一些老鼠、麻雀之外,“野貓”還會找一些固定的人家“乞討”,以固定的獲取一些食物,降低挨餓受凍的風險。
選擇誰家“乞討”呢?“野貓”很有方法,會逐步展開行動。
第一步,“野貓”開始有目的的“串門”,在一些“準主人”的家門口觀望,若是遇到表情友善的,則會多呆一會,否則就會迅速撤離,放棄這戶人家。這期間,“野貓”不允許“準主人”有絲毫靠近它的動作。
第二步,在短暫的停留中,若是遇到一些 “準主人”的善意施舍,“野貓”會試探性地繼續(xù)停留,以增加對“準主人”的了解。這期間,野貓允許“準主人”適當靠近。
第三步,在幾次接受施舍后,“野貓”會試著進入“準主人”的院子里,停留更長的時間。這期間,“野貓”允許 “準主人”靠近,但會保留一些警覺。
第四步,在院子里感受到平安的氣氛后,野貓便會放下警覺,甚至?xí)M入“準主人”的屋子里休息,任憑“準主人”靠近,也不會在意。只是這期間,“野貓”仍舊不允許“準主人”觸碰它,否則就會進行攻擊,這是“野貓”和家中喂養(yǎng)之貓的巨大差別。
- 閱讀上文 >> 消費的“漏斗式?jīng)Q策”過程
- 閱讀下文 >> 銷售要“先正心術(shù)后正話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