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史立山:表示要用戰略眼光看待風電發展
2009-08-15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瀏覽數:2412
近日,在甘肅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一期工程開工典禮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就目前社會關注的風電問題,向記者表示,目前來看,我國的風電發展并非過快,而是電網發展落后。他還認為,對風機制造業不能輕言產能過剩,行業的快速增長,正是樂見的結果。
近日,在甘肅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一期工程開工典禮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就目前社會關注的風電問題,向記者表示,目前來看,我國的風電發展并非過快,而是電網發展落后。他還認為,對風機制造業不能輕言產能過剩,行業的快速增長,正是樂見的結果。
史立山說,目前社會上認為風電發展出現了過快苗頭,主要集中于以下兩點:首先是電源建設快于電網建設,風電并網問題加劇;二是風電設備制造廠商過多,產能有過剩傾向。
對于第一個問題,史立山解釋說,目前部分地區電網建設速度較慢,暫時存在風電送出問題,但從整個環境與資源形勢來看,風電發展并非過快,而是電網發展落后,加快電網建設速度,從政策上協調各方利益,將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從宏觀上看,中國發電裝機總容量已將近8億千瓦,而風電只有1000萬千瓦,不到1%。到2020年,國內風電裝機將達到1億千瓦,而電力總裝機將達到15億千瓦,風電在整個電網中的比例將達到6%。按照現在電力市場的發展趨勢,隨著智能電網與儲能技術的進步,全國范圍內電力調度的逐步實現,消納這部分風電將不是問題。
關于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的數量,當前的實際情況是,有意愿進入風電制造行業的企業很多,但真正具備整機制造能力的企業尚為數不多。
目前,形成批量生產能力的整機制造企業只有3家,即金風、華銳與東汽,湘電、明陽、上汽等幾家企業,也可以實現小批量生產。在此之外,更多企業尚處于樣機生產階段,部分企業尚不具備樣機生產能力。因此,對于風機制造企業的數量,應當有一個科學的分析與認識。
- 閱讀上文 >> 專訪: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
- 閱讀下文 >> 石定寰:應鼓勵多種所有制進入新能源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