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場是應用現代技術對風能資源進行大規模開發利用的一個創舉。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的風力發電已投入了商品化生產階段,有些已成為電力生產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加州的一個風電場總裝機容量達134×10‘kW,是烏市電網總容量的二倍。新疆風能公司達坂城風電場并網風力機總裝機容量為2050kW,自1989年10月正式并網發電到1990年6月共向電網輸送電量370×10‘kW.h,單機平均運行小時數已達4500小時,預計全年可向電網送電470×10‘kW·h,運行達6000多小時。風電場的經濟效益也已引起人們的重視,美國與丹麥合資興建的風力發電場不僅比水電、核電建設周期短,投資回收快,而且發電成本也與油電、核電不相上下(1987年美國風力發電場的發電成本僅為7~8美分/kW.h)。
這些事實無一不向人們說明風電場與電力系統聯網運行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可再生能源,為人類提供更多的電力。
下面就風電場及風電場與電網的并網運行情況介紹如下。
一、何謂風電場
風力發電場的英文是“Windmil Fi—eld"或“WindFafm”,其意思是眾多的風力機安裝在曠野山坡上,在計算機的統一管理下由幾臺、幾十臺甚至幾百臺或更多的并網運行的風力發電機組群體向電網輸送強大的動力。例如新疆水利廳風能公司達坂城風電場地處距烏市35km的達坂城風區,由14臺聯網運行的風力發電機組經過升壓至35kV與烏市主網中的芨柳線連接向電網供電。